Skip to content
好痛痛-復健科-骨科-物理治療-Banner-封面-運動傷害-各種疼痛-酸痛-扭傷-醫療治療-運動訓練
  • 首頁
  • 復健科、骨科、物理治療、運動訓練搜尋器
  • 醫師專欄
    • 尤稚凱復健科醫師專欄
    • 王凱平醫師專欄
    • 槓鈴骨科-悍草醫師談訓練
    • 侯鐘堡醫師 & 吳孟潔職能治療師專欄
    • 柔術醫師 – 林杏青復健科總醫師
    • 復健科+中醫 = 蔡育霖復健科總醫師
  • 物理治療專欄
    • 羅一強物理治療師專欄
    • ATX 徒手治療研究專欄
    • 王元慶物理治療師專欄
    • 鄭融物理治療師|足醫專家
    • 熱愛 Redcord 的郭仕政物理治療師
    • 李安物理治療研究室 (李冠頡、楊庭安)
    • 陳嘉仁物理治療師的專欄
    • 李尚澤物理治療師|彼拉提斯訓練師
    • 林妍汝物理治療師專欄
    • 林暐閎物理治療專欄
    • 賴冠帆物理治療師專欄
    • 廖怡琇物理治療師專欄
    • 黃冠維物理治療師
    • 董怡辰物理治療師專欄
    • 曾鳳菊語言治療師專欄
  • 教練們的專欄
    • 丁政豪 運動防護員/教練的專欄
    • 謝小強教練專欄
  • 好痛痛粉絲頁
  • 關於好痛痛 | 好痛痛的服務項目
  • Privacy Policy
十字韌帶-反射-股四頭肌-肌肉-運動傷害-運動訓練-復健
2020-07-23 / 好痛痛

前十字韌帶反射:韌帶的傷讓大腦抑制了肌肉,產生代償

常看好痛痛文章的朋友們,一定知道肌肉的代償有時候是疼痛的來源,以及韌帶受損或是關節不穩定時,可以透過肌力訓練使肌肉協助穩定關節。因此試著釐清與解除肌肉代償、透過運動治療與肌力訓練來改善活動與運動問題,是復健醫學、運動醫學很重要的一環。

什麼是肌肉代償?

代償意為一條肌肉幫另一條肌肉工作,來完成你原本想做的動作。如果代償是因為某些肌肉無法工作而需要其他肌肉代勞,就有可能引發疼痛。但是代償並不一定都不好,許多優秀的運動選手身體也有完美的肌肉代償,讓他們發揮出超乎常人的運動能力。
另外值得先提的是十字韌帶的功能在於穩定膝關節,不要讓大腿與小腿的骨頭跑到不對的位置去,所以許多關於十字韌帶的復健與治療也都提到大腿肌群的訓練,有助於幫助穩定膝關節。

好的,花了那麼多時間鋪梗後,我們要來進入正題了:其實在解決代償與肌力訓練之前,你可能會需要先解決韌帶的問題!

為什麼這麼說呢?
在以前醫療界一直有個說法認為前十字韌帶受傷的人股四頭肌(大腿前側肌力)比前十字韌帶沒受傷的人更難鍛鍊,但原因不得而知。2003 年 Konishi 教授為了測試韌帶裡的壓力受器是否和肌力有關聯,於是透過注射麻藥來阻斷前十字韌帶上的壓力受器。令人驚訝的事情發生了!被打針的人股四頭肌的力量在肌電圖上這時候竟然變大了!

前十韌帶反射的原理

後來我們發現如果韌帶受傷或是處於不穩定的狀態,大腦會自動去修正韌帶或者不穩定地方附近的肌群,來防止進一步的傷害。以前十字韌帶受傷的例子來說,大腦會抑制大腿前側與後側的肌群,也就是股四頭肌與膕旁肌,這是因為大腦覺得膝關節不穩定,所以不要讓肌肉出太多力以防小腿骨頭(脛骨)跑掉,這同時也會讓膝蓋下方的髕骨韌帶因為力量不均衡而疼痛。

前十字韌帶反射

這樣的現象我們稱之為前十字韌帶反射。
這樣的現象會帶來許多困擾,例如並非全部的十字韌帶受傷都需要開刀,而透過肌力訓練確實證明能夠協助韌帶穩定關節,現在肌力卻被大腦抑制住了。另一個問題是某些肌肉的力量被抑制後,很容易出現其他代償的狀況,這也不是我們所樂見的。

評估與治療的方法

幸運的是這些年來學界發展出很多種評估與治療方式來解決這樣的問題,例如在NKT(神經動能療法)裡面就有提到疤痕與韌帶對於肌肉的影響。而在NKT的源頭理論: 應用肌動學 (Applied Kinesiology) 中,有提到透過按壓的手法或是其他方法 (例如磁力) 來暫時阻斷韌帶、大腦與肌肉間的反射,來測試肌力是否因此改變。

韌帶的強化可以透過增生療法,將葡萄糖或血小板之類的增生溶液注射到受損韌帶來幫助修復。同時注射時加入一些微量麻藥來停止大腦的反射與抑制,並且在注射後確認原本被抑制的肌群是否可以發力,這樣可以確定此次注射的韌帶是否真正是造成肌肉無力的元兇。肌力測試、確認韌帶與肌肉關係、增生注射與注射後復測,這樣的流程可以同時做診斷與治療。王偉全醫師今年開辦的Injectional Kinesiology (注射肌動學)中也強調,注射後透過一些治療手法來改變大腦對肌肉的認知,這些都有助於韌帶與肌肉的恢復,改善疼痛、關節不穩定、動作代償等問題。

即使透過注射改善某些肌肉不能發力,因為剛叫回來的肌肉發力不穩定,動作模式也要重新學習,因此注射後的運動還是非常重要。因此搭配物理治療師與運動教練,還是不能跳過的一環。

合作撰寫:
好痛痛 (粉絲頁連結)
劉炳塘復健科醫師 (翔暘復健專科診所連結) (翔暘復健專科診所粉絲頁)

十字韌帶斷裂-復健-訓練-物理治療
2019-12-14 / 林妍汝物理治療師專欄

十字韌帶手術後復健不只肌力和活動度 (by 林妍汝物理治療師)

對於打籃球、打排球這些需要大量跑跳運動的人來說,十字韌帶斷裂是最大的夢魘之一。現在我們大多知道有良好的手術後復健可以大大提升復原後的活動能力,但這樣就夠了嗎?

十字韌帶撕裂傷的風險

首先我們要來瞭解一下跑跳類型的運動中,增加十字韌帶受傷風險的因子有哪些,我們會更容易知道如何預防,以及復健後如何避免下次傷害。

肌力:
如果肌力不足,在落地的過程中越無法穩定下肢的關節們,而膝蓋中間的十字韌帶為了拉住你的大腿骨頭(股骨)和小腿骨頭(脛骨)可能會承受過大的力量。
但肌肉並不是越大越好,還要能夠在對的時間出力才行,常見的問題是屁股的臀中肌以及大腿後側的膕旁肌群沒有在跳躍落地時正確的幫助緩衝,或是有些肌群根本失能使不上力,這些都會增加下肢運動傷害的風險。

動作模式:
所謂動作模式,包含了你動作過程中肌肉如何出力、有沒有在對的時間出力、採用什麼樣的姿勢等等。最常見的跳躍落地問題就是膝蓋往內夾,我們稱作膝蓋外翻,因為相對於膝蓋你的小腿往外翻出去了,同時容易造成膝關節過度扭轉。運動的過程中,膝蓋內夾會增加十字韌帶撕裂傷、半月軟骨板磨損或破裂的風險。
而動作模式常和你的關節活動度、肌力、柔軟度、運動習慣、本體感覺都有關係,他是一個統合性的問題。

本體感覺:
我們的關節、肌肉、肌腱裡面有很多感覺接受器,讓你閉著眼睛也能知道身體肢體的位置在哪裡,同時這些感覺受器被拉扯或壓縮的時候會送出訊號讓身體本能去調節肌肉的力量。舉個例子,當你單腳站立時,你腳踝附近的肌肉、甚至膝蓋和髖關節附近的肌肉,都會因為不平衡所造成的壓力去本能調節肌肉來穩定。運動時落地也是一樣的道理,有好的本體感覺,可以讓你的肌肉快速、正確的調整來舒緩衝力,並且避免出現危險的姿勢。
最快速測驗下肢本體感覺的方法,就是閉眼單腳站在枕頭上,讓本體感覺去微調枕頭帶來的不穩定。相信我,這很難!

十字韌帶撕裂傷的手術後復健

一般來說十字韌帶撕裂傷的手術後復健是為了要讓你能夠恢復正常生活的功能。因此復健過程包括消腫、恢復關節活動角度、重建肌力。但是這樣對於運動族群來說並不足以回到訓練、回到賽場上,因為他們要應付比一般生活更高強度的動作與衝擊。

所以首先我們必須喚醒沈睡的肌群們,最常失能而被代償的肌肉有核心肌群和臀部的肌群們。對我來說 Redcord 是一個挺不錯的喚醒失能肌群的治療方法,因為他可以透過不同的懸吊角度和動作角度,關閉代償的肌肉,要求大腦喚出原本罷工的肌肉。

Redcord-紅繩懸吊系統-安德復復健專科診所-林妍汝物理治療師
Redcord 紅繩懸吊系統,照片由安德復復健專科診所提供

有好的關節活動角度、也喚醒了肌肉後,接下來我們要做的是建立好的本體感覺與動作模式、矯正掉過去錯誤的習慣。這邊開始就是非常客製化的運動治療過程,會依照不同的狀況使用不同的器材與治療方式。除了 Redcord 以外,我也常使用平衡墊和 Huber 來訓練本體感覺,並且搭配功能性訓練像是深蹲、弓步等來鍛鍊動作模式,減少膝關節未來出現危險姿勢的可能性。

Huber 訓練機,照片由安德復復健專科診所提供

在經過良好的物理治療和動作矯正後,可以去找一位專業的教練教你強度更高的肌力與體能訓練,為回到場上前做最好的準備!

當然還是祝大家最好不要遇到運動傷害,運動應該是一件開心、健康的事!只是有許多重要的知識是你不能忽略的,也歡迎找物理治療師諮詢專業的建議。

合作撰寫:

好痛痛(粉絲頁)、林妍汝物理治療師(專欄連結) (診所連結)

好痛痛的運動傷害書籍,集結 2 位醫師、6 位物理治療師、2 位運動教練一起教你如何預防/處理運動傷害 (博客來連結) (誠品連結)

十字韌帶、半月板和退化性關節炎的關係
2018-11-28 / 尤稚凱復健科醫師

十字韌帶、半月板與退化性關節炎 (by 尤稚凱復健科醫師)

膝蓋是人體最大最重要的關節之一,每天蹲、跪、走路、跑步、上下樓梯等等這些動作都會用到膝蓋,因此它有十字韌帶來幫助穩定,有半月軟骨板幫忙做緩衝。然而在大量的使用下,膝蓋也是最容易發生退化性關節炎的地方。

Continue reading “十字韌帶、半月板與退化性關節炎 (by 尤稚凱復健科醫師)” →

derrick-rose-十字韌帶
2018-11-02 / 羅一強物理治療師專欄

Derrick Rose 的十字韌帶的故事 (by 羅一強物理治療師)

恭喜 Derrick Rose 羅斯葛格昨天(台灣時間11/1)砍下生涯新高50分!為什麼大家都如此為他感到開心呢?因為羅斯葛格身上實在受過太多傷了,最有名的一次是十字韌帶斷裂。因此在永不放棄的奮鬥下,砍下生涯得分新高,是非常振奮人心的!
喜愛籃球,對籃球很有研究的羅一強物理治療師跟大家簡介一下以前羅斯葛格雙腿的傷。

Continue reading “Derrick Rose 的十字韌帶的故事 (by 羅一強物理治療師)” →

預防十字韌帶撕裂傷,預防十字韌帶受傷
2018-08-21 / 羅一強物理治療師專欄

如何預防十字韌帶撕裂傷? (by 羅一強物理治療師)

之前我們寫了十字韌帶撕裂傷之後的處理流程,開刀與不開刀和手術前後的物理治療。今天來聊聊如何預防十字韌帶撕裂傷。很適合籃球、排球、羽球、足球等需要大量跳躍、快速變換方向的運動的人來看。

Continue reading “如何預防十字韌帶撕裂傷? (by 羅一強物理治療師)” →

十字韌帶-ALC-十字韌帶撕裂傷-膝蓋-運動傷害-膝關節-手術-開刀
2019-01-15 / 羅一強物理治療師專欄

膝蓋十字韌帶簡介以及是否要開刀? (by 羅一強物理治療師)

十字韌帶撕裂傷、斷裂是非常常見的運動傷害,容易在籃球、排球、足球、橄欖球、體操等運動時發生,好痛痛曾經訪問過一位籃球隊的防護人員,他說先發五人裡面有四個斷過十字韌帶,實在太慘了。

膝蓋系列第二篇將由羅一強物理治療師簡介十字韌帶的功能、撕裂傷後的治療選項有哪些、怎麼判斷該不該手術?

Continue reading “膝蓋十字韌帶簡介以及是否要開刀? (by 羅一強物理治療師)” →

拉筋-伸展-物理治療-運動-關節-辛依玲物理治療師-嘉人健康適能工作室
2019-12-14 / 辛依玲物理治療師

拉筋/伸展,你拉的是肌肉還是把韌帶拉鬆? (by 辛依玲物理治療師)

小美有天發現她的手在扣內衣的時候有點痛痛卡卡的,於是上網查了一些資料,學網路上面的方法拉筋、伸展肩關節。結果卻越拉越痛。這是因為肩膀痛可能有多種原因,不是每種肩膀痛都是五十肩, 肌腱或韌帶問題、神經問題、沾黏問題或以上各種並存都有可能讓你肩膀痛或扣不到內衣,光靠拉筋、伸展不一定能解決所有問題,不要再去相信「肩膀痛、卡住,靠 XX 招就能解決」這樣的東西了。

以這個例子來說,就算小美沒有其他問題,單純只是肌肉緊繃,錯誤的拉筋也很可能沒拉到肌肉,反而拉傷了韌帶。

今天的主題是要帶你更認識自己的關節,讓你知道關節活動卡住,而硬要拉筋的話可能會造成什麼問題。相信你以前一定也做過類似的事。

哪些因素影響了你的關節活動角度?

會影響關節活動角度的東西包括關節本身的類型、結構、健康狀況,例如沾黏、受傷等等。關節本身也會被韌帶包覆著,所以韌帶的鬆緊度會影響到關節的穩定度。韌帶的鬆緊度很大部分是天生的,但也可能因為後天的拉扯、受傷而變鬆,這樣的例子最常出現在腳踝扭傷後的韌帶鬆弛。

在韌帶外層是肌肉,肌肉控制關節活動的角度,所以肌肉緊繃的程度、控制能力也會影響關節的活動度。並不是肌肉越有力就越能彎更多角度,很多壯碩的健美先生其實全身都卡卡的,一部份原因是因為肌肉太僵硬了,當然還有其他原因加在一起導致的。

關節囊-韌帶-肌腱-肌肉

理想上來說,我們希望肌肉是柔軟、有彈性且能夠穩定的控制,而韌帶能夠緊實的包住關節,保護好關節,讓關節在良好的方向上動作。
如果你沒有正確的拉筋、伸展,而把韌帶拉鬆了,關節轉動、滑動的過程可能會偏移,造成更多磨損。

關節穩定度-關節-運動傷害-柔軟度

所以我們現在可以來定義兩個很容易搞混的詞「關節活動度」、「關節穩定度」。

關節活動度是指關節可以彎的角度範圍,例如你的膝蓋可以從 0 度轉到 120 度。而十字韌帶手術後復健的人,會需要復健膝蓋的關節活動度指的就是這件事。

關節活動度-運動傷害-手術後復健-物理治療

當我們講到關節穩定度的時候,指的不是你的膝蓋可以彎多少,或是妳肩膀能不能讓你扣到背後內衣的扣子,而是指「你的關節有沒有待在他應該待的位置」。關節不能亂晃動、亂跑,否則可能造成磨損、拉傷韌帶與肌腱、夾到神經等等問題。

大多的時候你無法自行檢查肌肉是否有良好運作、關節是否夠穩定,就連物理治療師很多時候也無法自行檢測,需要另一個人幫忙。所以不要再相信「只要做 XXX 就可以救你的疼痛」這種事了,當然有時候亂槍打鳥嘗試時,總會不小心試到剛好合適你狀況的簡單3招,但若自己網路求醫不成反而愈做愈痛時,請盡速尋找專業的醫療人員或是專精運動的物理治療師來幫助你,避免你二度傷害自己的身體。

合作撰寫:
好痛痛 (粉絲頁)、辛依玲物理治療師 (專欄頁面) (嘉人健康適能工作室)

我們做的找醫生、物理治療師、運動教練的搜尋器 (點此)

好痛痛的運動傷害書籍,集結 2 位醫師、6 位物理治療師、2 位運動教練一起教你如何預防/處理運動傷害 (博客來連結) (誠品連結)

2019-03-13

林妍汝物理治療師專欄

林妍汝物理治療師-安德復復健專科診所

林妍汝物理治療師
(安德復復健專科診所)

林妍汝治療師為安德復復健專科診所骨科術後中心治療師,臺大物理治療碩士,專門針對骨科手術後物理治療,膝關節疼痛的患者,擅長Redcord 與矯正運動訓練和姿勢調整。

林妍汝物理治療師文章列表

十字韌帶斷裂-復健-訓練-物理治療

十字韌帶手術後復健不只有肌力和活動度

運動傷害是怎麼發生的-封面
2019-12-14 / 槓鈴骨科-悍草醫師談訓練

衰毛的運動傷害怎麼發生的? (by 槓鈴骨科-陳彥志醫師)

當討論到運動傷害發生的原因時,大部分會說姿勢問題、意外原因、過度疲勞、肌肉失衡等等。不過就從風險管理的角度來看,可以說是天時地利人和的運氣才發生的,這是什麼意思呢?

很多事情是運氣的總和,就像是最近很紅的國運籤的新聞一樣,怎麼抽就是抽不到好籤。我們舉一個打籃球紐斷腳的例子,你就會很明白。

小明的衰毛受傷故事

小明是一個業餘籃球選手,有時候下班和週末會去練球、比賽。但小明從小到大一直沒有一個厲害的教練去教他如何正確的跳躍和落地,因為膝蓋習慣性內夾,所以有比較高的機率膝蓋受傷,但目前運氣都很好,不打緊。但是受傷風險已經先亮一個燈。

小明因為最近公司加班特別疲勞,但是週末的比賽他還是拖著疲累的身心上場,因為他是球隊的王牌。

比賽中小明轉身過人、背後運球、墊步上籃,總共閃過三個人,隊友的空檔完全不放在眼裡,因為他是王牌。在空中時補防的人撲上了小明犯規,不過小明還是把球拋進了。小明在空中試圖保持穩定來落地,但是落地的瞬間小明的右腳膝蓋習慣性內夾,但是腳掌向外翻。好死不死本以為球不會進的隊友來衝搶籃板,從側面撞上了小明的膝蓋。

「啪擦」小明十字韌帶斷裂。

從這個小故事可以看到,一個運動傷害發生的過程,是有很多事件剛好一起同時發生。有些是我們能控制的,有些不是。不能控制的例如有比賽場地的狀況、隊友給不給力、賽程等等,但是還是有很多東西是我們能夠好好控制,去避免傷害發生的,例如盡力保持好自己的體能狀態、學習正確的運動方式、穿適合的運動服裝、好的飲食控制等等。

膝蓋習慣內夾是一個受傷風險

錯誤的落地動作模式中最常見的,就是膝蓋往內夾(往內扣),而為什麼人的膝蓋會往內夾呢?常見的原因是髖關節、踝關節、肌力無法完整緩衝你的落地對身體帶來的衝擊,膝蓋所做出來的一種本能保護機制。然而這個機制會犧牲韌帶的安全性。

除了跳躍的落地,膝蓋往內夾這件事也常見於深蹲、硬舉等需要膝蓋彎曲的動作中。除了剛剛提到髖關節、踝關節、肌力問題,也可能和扁平足或核心肌群有關係。如果內夾的情形無法自己控制,那可能要找專業的教練來幫你找出原因以及制定運練計畫。如果還包含疼痛的問題,那就需要醫生和物理治療師的幫助了。

膝蓋內夾、膝蓋外翻、深蹲
圖片來源:https://barbend.com/how-to-prevent-knee-valgus/

那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降低跳躍落地後十字韌帶受傷的風險呢?最基礎的可以從練習深蹲開始,接下來分腿蹲、側蹲、增強式跳躍訓練、落地訓練、落地後方向跑,透過「正確的」鍛練肌力、學習落地動作模式,可以降低韌帶被過度拉扯的機會。

另外也可以進行不穩定的平面訓練,可以加強平衡和緊急狀況時的控制力。讓運動員就算在比賽中發生危險的落地狀況,還是有機會能夠靠肌力去讓這個動作變成可控制的。

我想告訴大家的是:

  1. 運動傷害促成的原因非常多,包括身體構造、身心狀況、運動習慣、姿勢、飲食、場地狀況、運氣….等等。
  2. 有些因素是可以控制的,有些沒辦法,但你可以把可控制的部分盡力做好。
  3. 你有時候會需要專業的教練幫你調整運動姿勢,可以降低受傷風險。
  4. 如果運動過程有發生疼痛,建議去找專業的醫生和物理治療師。

最後我簡單自我介紹一下,我是陳彥志醫師,我熱愛肌力體能訓練,也挑戰斯巴達路跑和混合健身訓練。我是一位投入運動醫學的骨科醫師,我認為投入運動醫學一定要去瞭解運動和訓練,因為這樣才會知道運動的人是怎麼受傷的,以及復原後如何幫助他們避免下次傷害。未來我會在好痛痛這裡的專欄寫更多運動和訓練的文章,我們下次見!

對了,這個週日(2019/02/17) 槓鈴骨科陳彥志醫師會在悍草訓練的開幕上面演講唷!

合作撰寫:

好痛痛(粉絲頁)、陳彥志骨科醫師(槓鈴骨科-悍草醫師專欄) (陳醫師粉絲頁) (悍草訓練粉絲頁)

陳彥志醫師的亞健康族群、銀髮族運動講座

好痛痛做的醫療、運動搜尋器

好痛痛的運動傷害書籍,集結 2 位醫師、6 位物理治療師、2 位運動教練一起教你如何預防/處理運動傷害 (博客來連結) (誠品連結)

高壓氧治療運動傷害
2019-01-07 / 王凱平醫師專欄

高壓氧治療應用在運動傷害上? (by 王凱平醫師)

台灣曾有一位頂尖選手,竟然在奧運前一個月意外骨折,我任職的運動醫學團隊即時透過手術、頂尖運動醫學設備的輔助,以及教練準確的訓練策略調整,最終打破所有人的眼鏡,讓選手在一個月內站上比賽會場!其中一項幫助復原的設備是高壓氧治療。(註:顧及現役選手隱私,傷病細節不詳細敘述。)

Continue reading “高壓氧治療應用在運動傷害上? (by 王凱平醫師)” →

倒楣的膝蓋-膝關節受傷-膝蓋痛-新封面
2018-12-06 / 熱愛 Redcord 的郭仕政物理治療師

倒楣的膝關節,為何膝蓋常痛痛? (by 郭仕政物理治療師)

不管什麼年紀的人幾乎都有膝蓋受傷或疼痛的經驗。小孩因為跌倒傷膝蓋,年輕人常見跑者膝、跳躍膝;老人則是退化性關節炎機率比較高。今天要來和大家聊聊為何膝蓋那麼容易疼痛。

Continue reading “倒楣的膝關節,為何膝蓋常痛痛? (by 郭仕政物理治療師)” →

動作品質與運動傷害的關係,談FMS
2018-12-03 / 謝小強教練專欄

聊運動傷害、動作品質,也聊FMS (by 謝小強教練)

這幾年台灣的運動風氣有慢慢變好,雖然還不及澳洲以及一些歐美國家,但是總是一件好事。做為一名體適能教練,最常被問的問題不外乎「哪一種運動最適合我?」、「做某項運動會不會傷膝蓋?」之類的。

Continue reading “聊運動傷害、動作品質,也聊FMS (by 謝小強教練)” →

腳踝扭傷,韌帶撕裂傷,腰酸背痛-封面
2019-01-15 / 尤稚凱復健科醫師

腳踝扭傷後韌帶長期未痊癒可能引發的問題 (by 尤稚凱復健科醫師)

好痛痛寫了很多文章介紹腳踝扭傷後該怎麼處理、如何看醫生、找物理治療師,可以做什麼樣的運動訓練。但目前還缺了一塊拼圖:腳踝扭傷後如果韌帶長期未痊癒,可能導致什麼樣的問題?那該如何治療呢?

Continue reading “腳踝扭傷後韌帶長期未痊癒可能引發的問題 (by 尤稚凱復健科醫師)” →

運動傷害課程新封面-董怡辰物理治療師,十字韌帶撕裂傷、肩夾擠症候群
2018-10-10 / 好痛痛

跳躍、急停變向類型運動傷害的評估、治療、動力鍊課程 (by 董怡辰物理治療師)

為何落地的時候十字韌帶容易斷裂?這個課本、文獻上都有講。但是他們為什麼一定要做那樣的動作呢?
因為賽場上根本不可能讓你有時間好好的降落,經常都是單腳、扭轉的方式來落地,這是為了落地後快速橫向移動來準備接下來的接球、救球、反擊。

Continue reading “跳躍、急停變向類型運動傷害的評估、治療、動力鍊課程 (by 董怡辰物理治療師)” →

2019-04-29

尤稚凱復健科醫師專欄

尤稚凱醫師_菁英診所再生醫療門診_prp增生療法

尤稚凱復健科醫師
(專長PRP再生注射、增生療法)

尤稚凱醫師任職台北菁英診所再生醫療門診,專精於脊椎、關節、肌肉軟組織的非手術治療。尤醫師同時是增生療法醫學會常務理事、美國肌骨醫學會(AAOM) 與香港肌骨醫學會(HKIMM)認證之超音波及再生注射治療教師,經常受各大醫院及醫學會邀請演講與授課,致力推廣再生醫療以造福患者。

現任:

  • 菁英診所再生醫療門診醫師
  • 台北榮民總醫院復健部再生注射治療特別門診特約主治醫師
  •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復健科主治醫師
  • 台灣增生療法醫學會常務理事
  • 美國肌骨醫學會(AAOM) 超音波及再生注射治療助理教師
  • 香港肌骨醫學會(HKIMM)超音波及再生注射治療指導教師
  • 台灣脊骨矯治醫學會會員、中華針灸醫學會會員

學經歷:

  • 中國醫藥大學西醫學系畢業,復健科專科醫師執照
  • Dr. Thomas Clark 超音波診斷及注射訓練 ( MSK,Spine, Nerve and diagnostic workshops master class)
  • David Weinstock大師親授神經動力學level III 認證 (Neurokinetic Therapy level III via David Weinstock, Taipei, 2015)
  • 美國骨科醫學會進階增生療法訓練 (AAOM advance prolotherapy workshop, Cancun, Mexico, 2015)
  • 美國骨科醫學會基礎增生療法訓練 (AAOM core prolotherapy workshop, Cancun, Mexico, 2014)
  • Dr John Lyftogt 大師親授神經增生療法大師班訓練 (Master class Neural Prolotherapy training, Seattle, USA, 2014)
  • 美國Wisconsin大學增生療法研習 (Hackett-Hemwall Foundation, HHF, Wisconsin, USA, 2013)

尤稚凱醫師的文章

脊椎滑脫-腰痛-背痛-椎間盤-疼痛-酸痛-神經痛-麻

脊椎滑脫造成的腰痛

膏肓痛-尤稚凱復健科醫師-上背痛-肩胛骨痛-痠痛-酸痛

膏肓痛的四種神經痛常見原因

椎間盤突出-神經壓迫-脊椎-封面

椎間盤突出的原因與治療

足底筋膜炎-plantar-fasciitis-腳痛

足底筋膜炎的治療選項

網球肘不一定是打網球造成的,很久都沒好的網球肘

為什麼網球肘好不了?談網球肘病因

十字韌帶、半月板和退化性關節炎的關係

十字韌帶、半月板和退化性關節炎的關係

腳踝扭傷,韌帶撕裂傷,腰酸背痛-封面

腳踝韌帶長期未痊癒,可能引發的問題

腕隧道症候群的注射治療,使用增生療法,尤稚凱醫師

腕隧道症候群的神經解套治療

髖關節退化引發的腰痛-菁英診所-尤稚凱醫師

腰痛也有可能是髖關節退化性關節炎引起的!?

產後下背痛、下背骨盆痛,可用prp解決鬆弛的韌帶

產後下背骨盆疼痛

韌帶受傷以及撕裂傷 韌帶鬆掉 腳踝扭傷 復健科 物理治療
2019-01-15 / 熱愛 Redcord 的郭仕政物理治療師

腳踝扭傷後韌帶鬆掉會怎樣嗎? (by 郭仕政物理治療師)

非常多網友來信詢問關於腳踝扭傷以及韌帶受傷的各種問題,也有很多人對自己的韌帶有各種焦慮。所以我們決定請郭仕政物理治療師這位熱愛運動,也經常治療運動人士的物理治療師,來和大家談談扭傷和韌帶受傷、韌帶鬆掉的知識。

Continue reading “腳踝扭傷後韌帶鬆掉會怎樣嗎? (by 郭仕政物理治療師)” →

膕旁肌-hamstring-拉傷-肌肉拉傷-足球-運動傷害-復健科-物理治療
2018-08-19 / 柔術醫師 (林杏青復健科醫師)

膕旁肌拉傷,常見足球運動傷害 (by 林杏青復健科總醫師)

膕旁肌 ( hamstring ) 是一條重要卻常被忽略的肌肉,無論是日常生活還是運動都會用到它,踢足球當然也不例外。
膕旁肌拉傷佔全部足球運動傷害中的 12% ,而且中過標的人裡面有 12%~48% 會再次中標。值得好痛痛好好為他介紹一番。

Continue reading “膕旁肌拉傷,常見足球運動傷害 (by 林杏青復健科總醫師)” →

膝蓋-膝關節-knees-十字韌帶-半月板-半月軟骨板
2018-08-19 / 羅一強物理治療師專欄

膝蓋(膝關節)簡介與膝蓋常見迷思 (by 羅一強物理治療師)

膝蓋是人體最大的關節,也是活動時最重要的關節之一,更可以說是運動選手、運動愛好者的命根子….我是說命脈….之類的東西。
走路需要膝蓋、跑步需要膝蓋、深蹲也會用到膝蓋,基本上和下肢相關的活動都和膝關節脫離不了關係。

這個膝蓋系列將由熱愛研究膝蓋的羅一強物理治療師來為大家介紹膝蓋大小事。第一篇先簡介膝蓋基本構造,以及常見的迷思。

Continue reading “膝蓋(膝關節)簡介與膝蓋常見迷思 (by 羅一強物理治療師)” →

2018-11-02

羅一強物理治療師專欄

羅一強-物理治療師-物理治療-Redcord-紅繩懸吊-運動治療

羅一強物理治療師
(粉絲頁連結)

羅一強物理治療師畢業於國立陽明大學物理治療暨輔助科技學系,是一位喜愛各種運動的物理治療師,尤其對 NBA 籃球明星球員、網球明星的運動傷害後的各種治療、復健感到興趣。善於使用 Redcord 紅繩懸吊系統來評估與治療病患,專長是膝關節手術後復健以及神經肌肉再教育。

羅一強物理治療師專欄文章

derrick-rose-十字韌帶

Derrick Rose 十字韌帶撕裂傷的故事

預防十字韌帶撕裂傷,預防十字韌帶受傷

如何預防十字韌帶受傷?

體外震波治療介紹_ESTW,適應症有網球肘、足底筋膜炎、慢性肌腱炎、肌腱鈣化

適合足底筋膜炎、網球肘、肌腱鈣化的體外震波治療 ESWT

十字韌帶-ALC-十字韌帶撕裂傷-膝蓋-運動傷害-膝關節-手術-開刀

十字韌帶簡介以及要不要開刀?

膝蓋-膝關節-knees-十字韌帶-半月板-半月軟骨板

膝蓋(膝關節)簡介與常見迷思

好痛痛-復健科-骨科-物理治療 | Stephen-Curry-腳踝扭傷-扭到腳-腳翻船-踝關節-運動傷害-封面

Stephen Curry 的玻璃腳踝 (腳踝扭傷)

Kyrie-Irving-膝蓋-手術-開刀-髕骨-骨折-發炎-籃球-NBA-波士頓塞爾蒂克-boston

Kyrie Irving 的膝蓋(髕骨)手術到底是為哪樁?

搜尋 好痛痛-復健科、骨科、物理治療的文章

Email 訂閱好痛痛的文章

輸入 Email 即可不錯過好痛痛的每篇文章唷~

好痛痛 復健科、骨科、物理治療 醫療資訊 の臉書粉絲頁

好痛痛 復健科、骨科、物理治療 醫療資訊 の臉書粉絲頁

專欄作者們 (復健科總醫師、物理治療師)

  • ATX 徒手治療研究專欄 (姚斯元物理治療師)
  • 李安物理治療研究室 (李冠頡、楊庭安)
  • 熱愛 Redcord 的郭仕政物理治療師
  • 蔡育霖醫師的復健與針灸專欄
  • 林暐閎物理治療專欄
  • 羅一強物理治療師專欄
  • 黃冠維物理治療師
  • 丁政豪運動防護員
  • 王凱平醫師專欄
  • 尤稚凱復健科醫師
  • 王元慶物理治療師的專欄
  • 陳嘉仁物理治療師
  • 侯鐘堡醫師 & 吳孟潔職能治療師
  • 鄭融物理治療師-足醫專家
  • 謝小強教練專欄
  • 陳俊宇物理治療師腦中風專欄
  • 好痛痛再創作
  • 李尚澤物理治療師
  • 廖怡琇物理治療師
  • 槓鈴骨科-悍草醫師談訓練
  • 董怡辰物理治療師
  • 林妍汝物理治療師專欄
  • 曾鳳菊語言治療師
  • 賴冠帆物理治療師
  • 劉伊珊物理治療師專欄
  • 辛依玲物理治療師
  • 許文彥復健科醫師專欄
  • 陳哲國職能治療師
  • 柔術醫師 (林杏青復健科醫師)
  • 好痛痛

依照時間找好痛痛的文章

依照標籤 (tag) 找復健科、骨科、物理治療文章

Redcord 紅繩懸吊 上肢 下肢 中樞神經 中醫 使用守則 儀器治療 公告 周邊神經 增生療法(prp、葡萄糖) 好痛痛自辦課程 姿勢 慢性疼痛 懷孕 (孕婦) 手腕手指 手麻腳麻 核心肌群 物理治療 生理知識 疼痛科學 睡眠 神經系統 肌肉 肌肉酸痛(痠痛) 肌腱 肩膀 脊椎 腳踝 膝蓋 自律神經 讀書心得感想 貼紮 跑步 軀幹 運動傷害 運動與訓練 運動醫學 醫療觀念 針灸 關節 韌帶 顱薦椎療法(CST) 顱薦系統 骨盆 髖

版權所有:引導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email: EasePain.tw@gmail.com

隱私權與Cookie:此網站Google套件與WP套件可使用Cookie。繼續使用即表示你同意使用Cookie。 Cookie 政策
© 2021 好痛痛 Blog – 復健科、骨科、物理治療醫療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