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音波掃描輔助肌肉骨骼的評估 (by 董怡辰物理治療師)
骨科物理治療有很大一部份是在處理肌肉骨骼的疼痛、肌力失衡、動作卡住、不順暢等等。這當中有很多原因是和肌肉與筋膜的滑動有關係。以往物理治療師透過觸診來進行評估,並且和病患溝通,這件事在有軟組織超音波掃描這個生力軍加入後,將有很大的幫助!
超音波掃描應用在評估上
讓我們舉一個例子,膝蓋疼痛有許多種原因,其中一種是膝蓋動作時髕骨肌腱下方沒有創造出足夠的空間給脂肪組織去滑動。如果筋膜、肌肉、肌腱、脂肪墊之間滑動不順,有可能會造成疼痛、壓迫。壓迫到肌腱的話,會刺激到肌腱裡的高基氏體,啟動肌肉放鬆的機制,所以會讓你在運動過程中無法使出全力。我治療過的一些運動選手有這樣的案例。
以往物理治療師在進行這樣的評估時,會需要大量練習觸診,透過觸覺來感知不同組織層之間的張力、僵硬或柔軟、滑動是否順暢。這個訓練的過程是漫長又辛苦的,也會遇到大量的瓶頸刺激成長。我認為軟組織超音波掃描可以讓一個物理治療師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獲得更即時的回饋,在觸診的同時藉由影像來看到肌肉、肌腱、韌帶、筋膜的運作過程。這樣可以大大減少試誤、繞遠路的學習過程。

超音波掃描應用在醫病溝通上
我擅長用 Redcord 紅繩懸吊系統評估與治療病患,Redocrd 紅繩懸吊系統對物理治療師來說是一個很棒的治療工具,對於慢性疼痛、運動選手、甚至神經相關問題的病人都有很不錯的治療效果。但是他有一個缺點,就是治療效果和病人自己的本體感覺有很高的關聯性。本體感覺粗略說是透過身體本身的感知能力和定位能力來動作與獲得回饋,而不需要用眼睛去確認身體的位置與狀態。例如你眼睛閉起來也能知道自己的四肢的位置,是否緊繃、是否出力等等。
假設今天小明有代償的問題導致疼痛,當我利用 Redcord 喚醒小明的罷工的肌群時,會需要請小明記得這個肌肉運作的感覺。如果小明能夠知道自己肌肉控制的不同,那就可以很快學習正確的運用方式。反之就會變成…..
「對,你要維持這個樣子的姿勢與出力方式。」
「治療師你說什麼?我不知道現在和剛剛有什麼不同。」
「你的肌肉出力方式又跑掉了,請回到剛剛那樣。」
「我感覺不出那細微的差異,哭哭~」
是的,有時候魔鬼就藏在那細微的差異裡。但是如果使用軟組織超音波時,那我就可以直接讓病患看到自己肌肉滑動、收縮的現場直播,他可以多一種感官去瞭解自己的身體運作。
我認為良好的身體應用,是大腦的控制能力、肌肉的動作、身體的感覺這三者的回饋的循環,才能創造出有品質、高效率的動作模式。軟組織超音波是我認為一個很不錯的工具,可以協助這個迴圈的正向循環。

希望未來有更多不同的檢測方式可以和物理治療結合,可以為病患帶來更多的治療效果。
合作撰寫:
好痛痛(粉絲頁)、董怡辰物理治療師 (治療所介紹頁面) (治療所粉絲頁)
好痛痛的運動傷害書籍,集結 2 位醫師、6 位物理治療師、2 位運動教練一起教你如何預防/處理運動傷害 (博客來連結) (誠品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