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躍、急停變向類型運動傷害的評估、治療、動力鍊課程 (by 董怡辰物理治療師)
為何落地的時候十字韌帶容易斷裂?這個課本、文獻上都有講。但是他們為什麼一定要做那樣的動作呢?
因為賽場上根本不可能讓你有時間好好的降落,經常都是單腳、扭轉的方式來落地,這是為了落地後快速橫向移動來準備接下來的接球、救球、反擊。
CC0 image
光靠課本上的理論是很難幫助那些選手病患的。你需要去知道為什麼他們會做出那些動作導致受傷?每種運動選手的位置、球風造成的受傷風險是否不同?你要怎麼治療他們?幫助他們避免下次受傷?
這是一堂適合醫療專業人員的課程,教你如何分析運動族群的動作模式,瞭解他們為何受傷,傷害的評估邏輯與經驗談;以及如何治療與幫助運動族群,改善動作、重建動力鍊。
以排球為主要範例,可應用於需要經常揮動手臂、肩關節大量動作、頻繁跳躍、衝刺與急停變換方向的運動,例如羽球、網球、籃球的病患。
左圖為CC0,右圖為CC BY-SA 3.0 (https://zh.wikipedia.org/wiki/File:5550_kestutis_navickas_small_badmintonimages_com.jpg)
本次課程將由物理治療、運動醫學專長、2017台北世大運物理治療委員、物理治療與運動防護雙證照的董怡辰物理治療師主講,並且帶你上球場親自瞭解運動員的動作模式。適合復健科醫師、骨科醫師、物理治療師、運動防護員、教練參加。
課程內容
運動比賽中不同戰略位置的運動模式 (以排球為主要範例,含肌動學、解剖學、生物力學)
不同位置、情境下的運動傷害 (十字韌帶撕裂傷、半月板破裂等等以下肢為主軸)
運動傷害的評估邏輯與經驗
運動傷害的治療、重建動力鍊
實際操作 (姿勢改善、揮臂、跳躍、橫向移動、動作策略、減低受傷機會)
使用 Redcord Mini 來檢測、治療與訓練運動員
講師簡介
董怡辰物理治療師 (文章封面殺球那一位)
秉格物理治療所院長
高醫物理治療、運動醫學雙主修畢業
Redcord 紅繩懸吊系統 Neurac 、 Active 國際認證講師
2017 台北世大運物理治療推動小組委員
2017 台北世大運區域場館督導
2017 台北世大運網球場館經理
前高醫排球校隊、陽明大學排球校隊
十年以上排球經驗
課程時間
2018-10-28 (日) 13:00~17:00
課程地點
台北市信義區基隆路一段180 號4樓
運動實作地點
隔壁的松山高中室內體育館
課程費用
新台幣 2100 元(含稅)
參與過好痛痛課程者新台幣 1995 元 (含稅,九五折)
限額 24 名
Good post, very informative. Thank you, inter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