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脖子真的會把神經摩擦斷掉嗎?關於你的脊椎與脊神經(脊髓)
前幾天(2018/3/25),知名的物理治療師 YouTuber 三個字發表了一個影片,他主張轉脖子、甩脖子是一件自殘的行為,可能會摩擦神經、使神經受損,增加癱瘓的風險。
好痛痛一直以來都很欽佩三個字對物理治療不遺餘力的推廣,但對於脖子轉動是否容易壓迫、損傷神經這件事,好痛痛這邊的復健科醫生和物理治療師有不同的看法,我們希望能透過文章交流不同的意見。因為如果有民眾看了影片,產生疑惑、焦慮,造成醫療溝通上的問題,那就有點美中不足。
其實轉動脖子、活動脖子並不是自殘的行為!
如果轉動、運動脊椎容易產生骨刺或是增加癱瘓風險,那瑜珈、體操、溜冰選手不就….充滿骨刺且容易癱瘓?那每天練習輪擺閃拳頭的拳擊手不就早就癱瘓光了?
事實上轉動脖子(活動脖子)、甩脖子、脖子喀喀轉是三件不同的事情。
轉動活動脖子是在你良好的肌肉控制下進行的,其實是非常好的一件事,它可以幫助你活動關節、放鬆張力。
甩脖子表示你的頭、你的脖子、你的脊椎、你的椎間盤、你的脊髓不在你的掌控範圍內!!!你會增加脊椎脫臼、韌帶受傷、夾擠神經、血管破裂的風險。如果你的韌帶已經脆弱、或是年事已高(例如三個字影片中講的那個老人),那確實有低機率造成神經受傷而癱瘓,但不會是因為骨刺摩擦神經造成癱瘓。
但就算你甩脖子其實也很難很難很難受傷。你可以甩,只是我們是不太建議啦。
物理治療師討厭你喀喀你的脖子!
對,再說一次,物理治療師討厭你把你的脖子轉得喀喀響。因為喀喀(咔咔)脖子會拉扯到你脊椎附近的韌帶們,造成結構上的不穩定,你的肌肉就要幫你穩定脊椎,增加肌肉痠痛的機會。
第一段落小結論:
如果你身體健康、沒有結構上的大問題,可以放心的活動、轉動你的脖子,不用擔心骨刺、神經問題,你不會因此癱瘓。但是不建議甩頭,也不建議喀喀轉脖子。
三個字新聞中那個甩頭癱瘓的婦人,是特例、是個案,你幾乎不可能跟她一樣。而且她一定先有其他問題,甩脖子不是癱瘓主因。
有病請去看醫生,不是看 seafood 練甩頭功,拜託….算好痛痛拜託你。
要怎樣才會癱瘓?
三個字的影片裡面有些美中不足的小地方。
1, 你要傷到脊髓 (高位脊髓神經) 才會癱瘓。
2, 轉頭、甩頭、喀喀脖子不會傷到脊髓。
3, 並沒有磨擦神經,把神經磨斷這件事。
4, 骨刺通常不是傷到神經的主因。
想癱瘓一個人必須先傷到脊髓,那要怎樣才能傷到脊髓呢?
我們先來看看脊椎圖 (俯視,上面凸凸向外,下面圓圓向內臟):
脊髓被脊椎骨好好保護在脊椎的椎管裡,脊髓只佔椎管的 40% 截面積,其他地方是脊髓液。你必須刺穿、砍斷、撞爛、壓碎、以超過雲霄飛車很多的加速度甩動、壓迫掉脊椎,才能傷到脊髓。來硬的不行就來軟的,當你缺血、椎間盤壓迫、脊椎滑脫、風濕免疫疾病、病毒感染也可能傷到脊髓進而癱瘓。
三個字影片中提到你的脊椎可能會夾到脊髓分支出來的神經根 (Root) ,但那樣常見就是手臂麻麻der,或是力氣變差。最嚴重就造成神經根支配的區域癱瘓,例如特定肌群失去感覺、失去控制。例如一隻手的部分無力。
承上,所以轉頭、甩頭、喀喀脖子很難傷到脊髓,要癱瘓更是難上加難。But…但是…..如果你去給非專業醫療人員喬脊椎,他用力從脊椎側面給他下去,是可能傷到脊髓的。這個要注意!(延伸閱讀:整脊是什麼?)
你是很難摩擦損傷神經的
你的脖子並不是像脊椎模型那樣,他其實是被層層軟組織包圍的,包括韌帶、肌腱、肌肉、各種結締組織等等。這些軟組織都是富有彈性的且充滿其中,你很難因為活動而讓脊椎摩擦損傷神經。
你的脊椎有一大堆一大堆韌帶守護著!!!
骨骨骨骨骨刺
其實大家真的不用太擔心骨刺。
骨刺就像是皺紋,只是歲月的痕跡。其實骨刺通常不是傷到神經的主因,大多數骨刺都不會產生問題,不太需要去處理。
當骨刺壓迫到神經時,骨刺大致上是不可逆的,但神經是可以治療的。
第二段落小結論:
要癱瘓一個人真的費力,hen 難。你可以隨意活動,不必擔心癱瘓。你其實不用太擔心骨刺。
那脊椎、神經發生哪些事情時我要看醫生?
1, 輕觸脊椎會非常痛的話
2, 沒有在減重卻快速體重下降
3, 沒原因的發燒或怕冷 (尤其糖尿病患者)
4, 劇烈疼痛,或無法移動頭部,或發燒、或心智狀態異常 (可能腦膜炎)
5, 無法解釋的暈眩、噁心、嘔吐
6, 有免疫系統疾病或家族病史
7, 感覺異常、無力
8, 排尿排便出現問題、容易跌倒
如果有以上情況,請找專業醫療人員協助你,千萬不要去找海鮮。拜託拜託~
另外如果手有酸麻、無力的狀況,也可能是神經問題,可以看看柔術醫師談手麻這篇文章。
最後結論:
甩脖子絕對不會是癱瘓的主因!!
大家可以放心去動,除非你身體已經充滿各種問題,不然是很難因為主動動作去傷害到神經的,癱瘓更是難上加難。
合作撰寫:
林杏青復健科總醫師
林暐閎物理治療師
羅一強物理治療師
郭仕政物理治療師 (診所粉絲頁) (譯醫人連結) (專欄連結)
姚斯元物理治療師 (粉絲頁連結) (專欄連結)
註:本部落格文章是以科普、衛教為出發點,不代表任何人的生理狀況。每個人的身體皆不相同,有任何疑問請詢問自己的醫師、物理治療師、專業教練。
也就是出發點不同,三個字的意思是要不知自己有沒有問題的人放心去做,就做對於不管有沒有問題的人都比較沒影響的動作,文字都是一體兩面的,他的傳遞固然可能引起恐慌,然而放心地動這幾個字也可能會被潛在有問題的人斷章取義去使用而誘發出問題…
他是後來的Po文解釋才這麼說的對吧,他原始影片裡並不是這麼說的。我們的文章有明確說什麼條件下、什麼機率下可以放心的動。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60418/840796/
其實我個人覺得,三個字強調的是1. 脖子有他有限的活動範圍 2.不當或不正確的使用會導致受損。
當然3分鐘的影片美中不足的是很難講到詳細或高精確。
另外希望貴文章將主力打臉三個字的影片之餘,能將重點更廣泛延伸,因為我覺得你們有點太”反強調” ex.甩脖子很難很難很難受傷,如果你要這樣說,請同時說明力道、頻率、姿勢、或雖然不受傷但久了會如何??等等,客觀一點的寫,相信讀者會有更大的收穫,”很難很難很難”這類的詞反而容易誤導。
另外剛好借題請教,也相信這才是許多有在運動的人想知道脖子正確活動的方式與問題的案例,例如以上這則案例:
暖身運動不當,小心骨刺上身。高雄有2名30多歲男子,近2、3年來固定到健身房運動,運動前總會用力甩脖子暖身,結果上月先後出現雙手發麻症狀,到高雄長庚就醫,才知頸椎長滿骨刺,已壓迫支配手部神經。醫師指,頸椎活動以左右、前後平行活動為宜,用力360度甩脖易致頸椎與鄰近關節退化增生骨刺,嚴重恐致無力與癱瘓。….
…(這例子又是怎麼回事? 不適說很難很難受傷嗎? 阿!! 原來是脖子很難很難受傷,”但久了會長骨刺”? 然後骨刺不用太擔心,所以長一堆也沒是搂? 說好的預防勝於治療呢?!!)
如果貴文章能夠在這篇文章提出50%的重點,著重在正確的脖子活動暖身姿勢上(並提出反例,ex不正確則會因為…而導致長期下來容易得到骨刺…等等),這樣一來應該是更多的老百姓想知道並且更能受獲的吧。
您好,我是其中一位撰寫者(復健科醫師),先謝謝您願意留言回饋我們。
您提到多少的力道甩脖子會造成受傷,2009年的文獻回顧告訴我們,根據車禍的研究(Chin J Traumatol 2009; 12(5):305-314 Biomechanics of whiplash injury CHEN Hai-bin),用力甩要造成瞬間傷害至少要6G加速度以上(也就是非常非常刺激的雲霄飛車那種快速加速度造成的脖子用力甩,你自己不太可能空甩做到);
至於急性傷害和慢性傷害要分開來看(剛剛說的是急性),甩頭、咖咖、轉頭是三件事,所以討論起來十分複雜。
第一,三個字原影片有很多部分有問題:骨刺的生長十分緩慢,不可能再六天快速長出來磨斷神經,就算是慢性累積的傷害,機制也不是磨斷神經,我不知道一個訓練合格的物理治療師怎麼會說出有「骨刺磨斷神經」這種說法,我回顧過去的醫學文獻,完全找不到這樣的案例。
第二,慢性傷害的累積,例如不穩定的結構、不正常的剪力、壓力會形成骨刺,也可能造成結構上的變化引起壓神經的問題,這是A同時產生B和C,不是B產生C,就像天氣變化水氣聚集螞蟻會搬家,也會下雨,不是螞蟻搬家導致下雨。
至於人體是不是有「正確的姿勢」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情,有些人可能因為不正確的姿勢引發問題,有些人不正確的姿勢一輩子都沒事,有沒有可以適用於所有人的正確姿勢存在,本身充滿爭議(有一部分的人彎腰駝背會下背痛,但很多人彎腰駝背也沒有痛,有些人下背痛不是因為彎腰駝背),甚至有舉重選手膝蓋內翻非常嚴重,所以作為負責任的醫療人員我們不傾向使用一個令人害怕的說法,說如果你不做甚麼動作就會怎樣,或是你做了甚麼動作就會怎樣。
像您舉的例子「宜左右前後為宜」或是有時候醫師會建議維持不要太過前伸等等的姿勢,是一個”給大眾的參考”,「比較健康」的姿勢(通常尤其是針對容易產生滑脫或是椎間盤突出的人去做預防,這些問題逐漸產生,如果非常非常嚴重當然有可能癱瘓),而非如果做了就會怎樣:「甩了會癱瘓」「轉頭磨神經」。由於沒有辦法把兩群大量的人關起來,一組一直轉頭做到出問題為止,一組不准轉頭,其他性別種族年齡生活習慣都一樣,因此我們沒有辦法有清楚的數據去告訴社會大眾,平均而言相對對某些人(不一定所有)可能不好的動作,要再多少力量做到多少頻率才會出問題,但是會建議如果有不適應該要尋找專業的醫療人員根據個人的情況去做評估給建議。
另外謝謝您的提醒,如果觀眾有興趣的話,我們會盡量從專業角度,尋找已知的證據,告訴大家平時應該如何保養,以及有傷害應該如何尋求治療。
肌肉骨骼關節神經疾病是非常複雜的東西,許多疼痛不是單純因為一個姿勢導致的,往往是非常非常多不同因素例如個人體質、傷害、系統性的疾病(譬如感染風濕免疫內分泌)、可能的力學因素(姿勢)、心理等等因素互相交雜,有時候連醫療人員都不可能像算命一樣「鐵口直斷」說,你就是因為這樣所以那樣,
很可惜這是許端患者愛聽的,也是媒體記者最喜歡呈現的,過去有關復健醫學新聞報導的主流一向是「不要做xx動作,會受傷」,過於簡化的部分常常讓民眾變得這也不敢做那也不敢做,最後甚至不敢運動導致失用,因為沒有辦法使用網路達人口中「完美的姿勢運動」就不敢去學去練習新的運動,喪失人生很多樂趣和運動帶來的好處。
最後再謝謝您帶給我們的回饋。
謝謝分享
不客氣~希望對您有幫助。
谢谢啦
Yeah~
感謝正確的資訊
讓我可以放心的做適度的脖子運動…
有個理論是「凡能動作必合理」,意思是生物演化到現在這個地步,你能夠無痛去做一個動作,就表示他是可以做、合理的。
雖說演化的長河還未到盡頭,可能也沒有盡頭,但是假如轉轉脖子就會提高癱瘓風險的話,人類可能早已滅絕XD
想借這個主題問一下各位醫師/物治師大大,我目前肩頸部肌肉都是處於長期緊繃疼痛狀態(超過三年以上了),旋轉脖子、手臂都會感到疼痛,狀況愈發嚴重。前不久看了運動醫學科的醫師,照了X光片與MRI後判定是無頸椎及椎間盤移位的問題。醫師認為是姿勢不良,且建議我不宜再低頭,肌肉的疼痛可能會長達數月以上。我照著更之前學校健康中心診所物治師建議的復健伸展運動(雙手撐牆角落、平躺時收下巴等),但結果肩頸部位還是很疼痛、甚至有時睡醒後更疼痛。請問我應該要怎麼處理會比較好呢?
抱歉前陣子忙碌,到現在才注意到您的留言。建議可以尋找疼痛科學專長的醫療單位協助,需要推薦的話,可以私訊我們的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EasePain.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