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好痛痛-復健科-骨科-物理治療-Banner-封面-運動傷害-各種疼痛-酸痛-扭傷-醫療治療-運動訓練
  • 首頁
  • 復健科、骨科、物理治療、運動訓練搜尋器
  • 醫師專欄
    • 尤稚凱復健科醫師專欄
    • 王凱平醫師專欄
    • 槓鈴骨科-悍草醫師談訓練
    • 侯鐘堡醫師 & 吳孟潔職能治療師專欄
    • 柔術醫師 – 林杏青復健科總醫師
    • 復健科+中醫 = 蔡育霖復健科總醫師
  • 物理治療專欄
    • 羅一強物理治療師專欄
    • ATX 徒手治療研究專欄
    • 王元慶物理治療師專欄
    • 鄭融物理治療師|足醫專家
    • 熱愛 Redcord 的郭仕政物理治療師
    • 李安物理治療研究室 (李冠頡、楊庭安)
    • 陳嘉仁物理治療師的專欄
    • 李尚澤物理治療師|彼拉提斯訓練師
    • 林妍汝物理治療師專欄
    • 林暐閎物理治療專欄
    • 賴冠帆物理治療師專欄
    • 廖怡琇物理治療師專欄
    • 黃冠維物理治療師
    • 董怡辰物理治療師專欄
    • 曾鳳菊語言治療師專欄
  • 教練們的專欄
    • 丁政豪 運動防護員/教練的專欄
    • 謝小強教練專欄
  • 好痛痛粉絲頁
  • 關於好痛痛 | 好痛痛的服務項目
  • Privacy Policy
什麼事筋膜-fascia
2019-12-14 / 王凱平醫師專欄

什麼是筋膜? (by 王凱平醫師)

這十幾年來「筋膜」這個詞橫掃過醫學、運動這兩個領域。尤其是解剖列車這本書影響了醫學與運動的許多觀念。無論是喜愛運動的你,或是想更瞭解疼痛問題的你,都很建議瞭解一下筋膜的概念。

筋膜是一種結締組織

結締組織是身體中拿來連接、填充、包覆不同組織、器官、內臟的東西。我們熟悉的很多結構,例如:骨膜、肌腱、韌帶、筋膜、膠原蛋白……等等,都屬於結締組織,可以說在你身體裡到處都是。

結締組織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功能,因此有不同的特性,有的很堅韌、有的彈性又滑溜。結締組織雖然有不同的型態,但其實彼此又互相連結。例如:包覆著骨骼的骨膜,會連接著肌肉的深層筋膜,深層筋膜又會連接到肌腱與韌帶,而肌腱、韌帶又會在關節周邊連結到的關節上骨膜,或者另一塊肌肉,然後淺層筋膜又把上面這些通通包住。總而言之,是一個環環相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糾閣不清的概念!

結締組織包括肌腱、韌帶、骨膜、肌筋膜

而筋膜是結締組織中很特別的一種,他像有彈性的保險套 (好痛痛編輯的主意,但我實在不得不同意這譬喻不錯) ,從外部包住肌肉、內臟、神經、血管等組織器官,也會像彈力帶一樣穿梭在組織中,既是組織的隔間,也作為組織間的連結。而這些全身上下裡裡外外的筋膜,構成了一個彼此相連的網絡,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說筋膜牽一髮動全身。順帶一提的是,由於筋膜包裹著你全身上下,而且又富有彈性,他其實也有維持姿勢的效果。

筋膜,各種形式的筋膜
圖片改自:https://bjsm.bmj.com/content/52/23/1497

筋膜在運動中的觀念

在以前我們會把每一束肌肉分開來看,例如肱二頭肌收縮,可以把你的下臂舉起來。這樣很方便人們去瞭解人體的運作,但是也僅僅止於方便,事實上人體不是這樣動的。除了眨眼睛外,人體幾乎沒有什麼動作是單一肌肉完成的。

雖然說傳統的理論也延伸出主動肌、拮抗肌、協同肌、穩定肌等觀念,但還是不脫「以主動肌為核心,其他肌肉組織都是在輔助這塊肌肉的觀念」。但新的觀念認為你做的許多動作,無論你自己有沒有察覺,其實是整個身體都在動!例如當你舉起一個東西時,核心肌群要穩定,肩膀和肩胛也會出力。任何環節不對,你都有可能感覺怪怪的,或者出現疼痛、活動障礙。所以現在醫學在分析動作時,已漸漸地較少只討論單一肌肉,而是從「功能帶」、「動作鍊」,甚至更大範圍、更全面性的角度來考慮了!

而這時候大家就會去思考,是誰串起了這一切?

顯然,在功能帶的概念中,單一肌肉、骨骼、肌腱、韌帶的角色被淡化,唯一能串起一切的筋膜逐漸受到重視。

以前我們認為肌肉收縮後會拉動肌腱,肌腱再拉動骨頭,但現在很多新研究認為其實很多力量是透過筋膜在傳遞的。肌腱、韌帶、肌肉、骨膜就像互相交纏的橡皮筋,只要拉動其中一條,其他條也會受到影響。

然而筋膜不只是傳遞力量,被拉緊的筋膜也能儲存力量,然後在下個動作釋放出來,產生更大的爆發力。就像魯夫那樣!譬如投手投球,他並非只靠肌肉把球投出去。在準備階段,一定會把手臂先往後拉,這時身體前側的筋膜就像被拉緊的橡皮筋。在投球的加速期,筋膜橡皮筋回彈所釋放的力量,配合投擲用的肌肉出力,兩股力量加在一起才能投出最快的球速!

筋膜的張力可以幫助投手投球

筋膜也和感覺有關係

有部分研究人員認為也可以把筋膜當作感覺器官來看待。因為包住肌肉的筋膜中有著豐富的感覺神經,這些筋膜中的神經對於筋膜的張力、壓力、剪力都很敏感。甚至被認為是本體感覺的重要元素之一。整體而言,筋膜中的運動與感覺神經數量大約是 1:2.5,感覺神經佔了很高的比例,可以感知疼痛、影響肌肉放鬆的程度。

本體感覺簡單說,就是身體可以感覺到肢體在什麼位置,受到什麼樣的力,就算你閉著眼睛也會知道自己的手在哪裡。

此外,因為筋膜和痛覺、張力、拉力、本體感覺、自律神經有關,所以有很多失調的問題可能都跟筋膜有關係,例如頸部、腰部的慢性疼痛、脊椎側彎、肌筋膜疼痛症候群、腸燥症、慢性疲勞、情緒障礙等等。

筋膜並不是西方獨有的觀念

解剖列車這本筋膜重要的著作最讓人津津樂道的其中一點,就是書的尾巴把人體的筋膜線和中醫的經筋做比對,發現有跟高的相似性;另外內臟筋膜的概念也和中醫內科的三焦極為類似。這代表著只要仔細觀察、研究,無論東西方的醫學其實都得到了很相似的結果。然而,如果中醫看到筋膜的存在已經2000多年,為何對筋膜的認識遲遲沒有進步?

簡單來說是時代與科技的侷限性。筋膜在研究上最大的問題是「什麼樣的研究方法才適當?」,薄薄一層筋膜很難在核磁共振、電腦斷層等醫學影像顯示出來,X光更不可能了。直到近年來才能透過高解析度的超音波和其他設備評估比較細節的筋膜活動與特性。有了觀察才可能有假說、實驗和理論,這也是近年來筋膜研究相當熱門的原因!

那如果筋膜出狀況會如何呢?

筋膜最常見的問題之一是受傷後的沾黏。例如手臂割傷,肌肉和肌肉外的筋膜都會一起被割開。但復原的過程中,新生的組織無法非常精確地分辨不同組織之間的差異,所以可能會讓筋膜、肌肉、甚至附近其他組織黏在一快兒,然後肌肉和筋膜之間就無法像原本那樣順利滑來滑去了。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沾黏」。

手術後沾黏,身體組織沾黏

筋膜沾黏會造成你覺得身體有些地方卡卡的、緊緊的、活動受到限制,力量的傳遞當然也可能被干擾,姿勢的維持也可能會被影響。這些我們過去「以為」該歸咎於肌肉、骨骼、關節受傷所造成的問題,但有可能是筋膜受傷的結果。

你可能會想問:有沒有辦法自己的問題是否跟筋膜有關?坦白說,很難!這是因為筋膜的評估需要很精細的手感,即使是專業的醫療人員,也需要充分的訓練和相當長時間的經驗累積才有能力進行。

但好消息是,隨著科技的發展,現在漸漸有些儀器設備來幫助我們做比較客觀的量測,例如:軟組織超音波、肌肉張力評估儀、生物電阻……等等。這些設備肯定會逐漸普及,甚至變成業界的標準配備。我會建議如果有難解的疼痛、緊繃、活動問題,可以去找專業的復健科、骨科、中醫、運動醫學醫師、物理治療師,他們是第一線最瞭解筋膜的醫療、醫事人員,由他們幫你進行評估或安排相關檢查,這是目前想知到自己的筋膜有沒有問題的最好方法。

合作撰寫:

好痛痛(粉絲頁)、王凱平醫師(專欄頁面) (粉絲頁) (部落格)

好痛痛的搜尋器,找醫生、物理治療師、運動教練

好痛痛的運動傷害書籍,集結 2 位醫師、6 位物理治療師、2 位運動教練一起教你如何預防/處理運動傷害 (博客來連結) (誠品連結)

相關

Post navigation

Previous Post:

椎間盤突出的原因與治療 (by 尤稚凱復健科醫師)

Next Post:

超音波掃描輔助肌肉骨骼的評估 (by 董怡辰物理治療師)

39 Commments

  1. Fongmin表示:
    2019-03-0814:42

    感謝,講得很簡單易懂,還很有趣會讓人印象深刻. 筋膜跟肌肉黏在一起的圖案也太可愛X

    回覆
    1. 好痛痛 - 復健科、骨科、物理治療醫療資訊 www.EasePain.tw表示:
      2019-03-2010:32

      哈哈哈,謝謝你~

      回覆
  2. 自動引用通知: Homepage
  3. 自動引用通知: Waxed Concrete
  4. 自動引用通知: 바카라사이트
  5. 自動引用通知: celine handbags
  6. 自動引用通知: used trucks for sale in winnipeg
  7. 自動引用通知: alarm system
  8. 自動引用通知: San Diego Domestic Violence Lawyer
  9. 自動引用通知: Meme
  10. 自動引用通知: house removals
  11. 自動引用通知: 4D2u
  12. 自動引用通知: http://www.khachathanresort.com/
  13. 自動引用通知: ohio cornhole
  14. 自動引用通知: San Diego Criminal Lawyer BJW Law
  15. 自動引用通知: ¿Quién ha llamado?
  16. 自動引用通知: Van wie is dit nummer?
  17. 自動引用通知: rejestracja spółki w delaware
  18. 自動引用通知: Elektrofachhandel - hier klicken
  19. 自動引用通知: emirabiz.com
  20. 自動引用通知: 홀짝
  21. 自動引用通知: książki jeździeckie
  22. 自動引用通知: pop over to this site
  23. 自動引用通知: the best vpn
  24. 自動引用通知: toddminer c1
  25. 自動引用通知: acompanhantes goiania
  26. 自動引用通知: Click here to check the signs, symptoms and prevention
  27. 自動引用通知: 바카라 사이트 홍보
  28. 自動引用通知: http://funkymedia-opinie.pl/
  29. 自動引用通知: top ca cuoc the thao uy tip
  30. 自動引用通知: kinh nghiem soi keo bong da
  31. 自動引用通知: quakhuyenmai.vn
  32. 自動引用通知: live sex cams
  33. 自動引用通知: 조커카지노
  34. 自動引用通知: thepiratebay
  35. 自動引用通知: https://www.terrasmart.at/wp/wp-content/uploads/wellbutrin.html
  36. 自動引用通知: paxil here
  37. 自動引用通知: https://www.terrasmart.at/wp/wp-content/uploads/kaletra.html
  38. 自動引用通知: keo tai xiu bong da

對 Fongmin 發表迴響 取消回覆

搜尋 好痛痛-復健科、骨科、物理治療的文章

Email 訂閱好痛痛的文章

輸入 Email 即可不錯過好痛痛的每篇文章唷~

好痛痛 復健科、骨科、物理治療 醫療資訊 の臉書粉絲頁

好痛痛 復健科、骨科、物理治療 醫療資訊 の臉書粉絲頁

專欄作者們 (復健科總醫師、物理治療師)

  • ATX 徒手治療研究專欄 (姚斯元物理治療師)
  • 李安物理治療研究室 (李冠頡、楊庭安)
  • 熱愛 Redcord 的郭仕政物理治療師
  • 蔡育霖醫師的復健與針灸專欄
  • 林暐閎物理治療專欄
  • 羅一強物理治療師專欄
  • 黃冠維物理治療師
  • 丁政豪運動防護員
  • 王凱平醫師專欄
  • 尤稚凱復健科醫師
  • 王元慶物理治療師的專欄
  • 陳嘉仁物理治療師
  • 侯鐘堡醫師 & 吳孟潔職能治療師
  • 鄭融物理治療師-足醫專家
  • 謝小強教練專欄
  • 陳俊宇物理治療師腦中風專欄
  • 好痛痛再創作
  • 李尚澤物理治療師
  • 廖怡琇物理治療師
  • 槓鈴骨科-悍草醫師談訓練
  • 董怡辰物理治療師
  • 林妍汝物理治療師專欄
  • 曾鳳菊語言治療師
  • 賴冠帆物理治療師
  • 劉伊珊物理治療師專欄
  • 辛依玲物理治療師
  • 許文彥復健科醫師專欄
  • 陳哲國職能治療師
  • 柔術醫師 (林杏青復健科醫師)
  • 好痛痛

依照時間找好痛痛的文章

依照標籤 (tag) 找復健科、骨科、物理治療文章

Redcord 紅繩懸吊 上肢 下肢 中樞神經 中醫 使用守則 儀器治療 公告 周邊神經 增生療法(prp、葡萄糖) 好痛痛自辦課程 姿勢 慢性疼痛 懷孕 (孕婦) 手腕手指 手麻腳麻 核心肌群 物理治療 生理知識 疼痛科學 睡眠 神經系統 肌肉 肌肉酸痛(痠痛) 肌腱 肩膀 脊椎 腳踝 膝蓋 自律神經 讀書心得感想 貼紮 跑步 軀幹 運動傷害 運動與訓練 運動醫學 醫療觀念 針灸 關節 韌帶 顱薦椎療法(CST) 顱薦系統 骨盆 髖

版權所有:引導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email: EasePain.tw@gmail.com

隱私權與Cookie:此網站Google套件與WP套件可使用Cookie。繼續使用即表示你同意使用Cookie。 Cookie 政策
© 2021 好痛痛 Blog – 復健科、骨科、物理治療醫療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