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好痛痛-復健科-骨科-物理治療-Banner-封面-運動傷害-各種疼痛-酸痛-扭傷-醫療治療-運動訓練
  • 首頁
  • 復健科、骨科、物理治療、運動訓練搜尋器
  • 醫師專欄
    • 尤稚凱復健科醫師專欄
    • 王凱平醫師專欄
    • 槓鈴骨科-悍草醫師談訓練
    • 侯鐘堡醫師 & 吳孟潔職能治療師專欄
    • 柔術醫師 – 林杏青復健科總醫師
    • 復健科+中醫 = 蔡育霖復健科總醫師
  • 物理治療專欄
    • 羅一強物理治療師專欄
    • ATX 徒手治療研究專欄
    • 王元慶物理治療師專欄
    • 鄭融物理治療師|足醫專家
    • 熱愛 Redcord 的郭仕政物理治療師
    • 李安物理治療研究室 (李冠頡、楊庭安)
    • 陳嘉仁物理治療師的專欄
    • 李尚澤物理治療師|彼拉提斯訓練師
    • 林妍汝物理治療師專欄
    • 林暐閎物理治療專欄
    • 賴冠帆物理治療師專欄
    • 廖怡琇物理治療師專欄
    • 黃冠維物理治療師
    • 董怡辰物理治療師專欄
    • 曾鳳菊語言治療師專欄
  • 教練們的專欄
    • 丁政豪 運動防護員/教練的專欄
    • 謝小強教練專欄
  • 好痛痛粉絲頁
  • 關於好痛痛 | 好痛痛的服務項目
  • Privacy Policy
肩胛活動障礙,會導致肩胛骨在錯誤的位置,進而影響肌肉痛和肩膀痛
2018-08-08 / 王凱平醫師專欄

肩胛活動障礙:許多肩膀問題的源頭 (by 王凱平醫師)

肩胛骨是許多肩膀問題、肩頸酸痛、上背痛的源頭。因為肩胛骨是上肢、肩膀的地基,而他又沒有和身體直接相連,需要靠很多肌肉去穩定他。如果肩胛骨有肩胛活動障礙,表示肌肉失衡,可能引發頸部、背部的疼痛,長期下來也可能造成肩膀傷害。

肩胛活動障礙是什麼意思呢?

簡單說就是連接著肩胛骨的周邊肌肉失調,造成肩膀活動異常所導致一系列的症狀。肩胛活動障礙在現代其實蠻常見的,無論是長時間使用電腦的上班族、有駝背習慣的人這些長時間維持不良姿勢的族群,或是常常需要使用投擲動作的運動員、只愛練特定部位的健身愛好者、長時間騎車的自行車玩家等等這類常運動但上半身肌力容易失衡的族群都很容易遇到這個問題。

 

肩胛骨的構造

其實從骨骼的角度來看,人的雙臂並沒有穩定地連在身體上。上臂的骨頭會連到肩胛骨這個地基,而肩胛骨其實只有幾個小接點和軀幹的骨骼有接觸,比較像是「浮在背上」,像一雙小翅膀一樣。

你並不是靠念能力來讓你的肩胛骨待在背部上的,而是靠周邊的肌肉來維持他的位置。這些肌肉不只負責維持肩胛骨的位置,同時也幫助肩膀的做動作。所以若是這些肩胛骨周邊的肌肉失調,就會造成肩胛骨位置異常,也會引起肩膀活動障礙。

肩胛骨

圖片來源:https://en.wikipedia.org/wiki/Scapula#/media/File:Scapula_-_posterior_view2.png
授權類型:CC BY-SA 2.1 JP

肩胛骨的肌肉們

改編自上一張圖,同樣來源與授權方式(CC BY SA 2.1 JP)

前鋸肌

還有很多前面的肌肉,這邊僅顯示前鋸肌(圖片來源:https://en.wikipedia.org/wiki/File:Serratus_anterior_muscle_animation_small.gif,CC BY SA 2.1 JP)

 

肩胛骨的活動和肩胛活動障礙

肩胛骨會配合上臂,做出一系列肩膀動作,最基本的有上抬/下壓、上轉/下轉、前突/後收三組方向的活動,加上一些微調動作。大家可以看一下下面的影片:

從上面的影片你可以看到,你必須使用很多條肌肉來幫助肩胛骨正確的活動。這些肌肉之中有許多連接著你的頸部、肩膀、上背部、中背部。因此如果你的肩胛骨活動有問題,其根源就是因為這些肌肉出了些狀況,例如某些肌肉太緊繃、某些肌肉太無力。此時就很可能會出現脖子酸痛、肩頸酸痛、膏肓痛(兩片肩胛骨中間疼痛)、背痛、慢性肌腱炎這些常見的肌肉失衡症狀。

除了肌肉失衡的疼痛外,由於肩胛骨是肩關節、上肢的地基,這些肌肉異常也會使肩關節長期以錯誤的方式連動,久了就容易受傷。舉例來說,若每次抬高手臂的時候,肩胛骨與上臂的肱骨不協調,沒有彼此讓出一個適當的空間,就可能讓肩部的旋轉肌、滑液囊變成夾心餅乾,導致肩峰下夾擠症候群。其他常見的問題還有旋轉肌袖損傷、肩關節不穩定。

更糟的是,這些肩膀傷害和肩胛活動障礙會互相影響變成惡性循環!因為如果肩膀受傷疼痛,我們的身體會下意識地用一些不正常的動作來幫助我們完成想要的活動,也就是常聽到的「代償」。這些代償動作往往都是有代價的。簡單來說,代償動作使用的常常是比較不正確的肌肉、或者比較不正常的肌肉啟動順續,長期下來就會更加重肩胛骨和週邊肌肉的失衡、錯位,肩關節就更受傷,最後就爆~炸~了~!

 

我怎麼知道自己肩胛活動有沒有障礙?

必須要說的是,肩胛活動障礙一開始不一定會有明顯的症狀,可能頂多就覺得肩膀動作時不太順或卡卡的。你可能會有一些肩頸痠痛、膏肓痛、夾擠症候群之類的疼痛,但初期往往不太明顯。又或者疼痛雖然明顯,但可能會因為疼痛不在肩胛骨上,而是在脖子、上臂、脊椎附近,因此會覺的跟肩胛骨沒什麼關聯。

這麼多變、難以掌握的表現,我們怎樣才有辦法分辨自己的問題是否和肩胛骨有關?自己的肩胛骨有沒有活動障礙?

以下可以提供一些簡單的方法讓大家自己看看肩胛骨是否活動障礙:

  1. 你的肩胛骨外觀上已經明顯左右不對稱,或是肩胛骨靠近脊椎那邊明顯隆起,或是肩胛骨下角比較翹。
  2. 當你雙手一起做高舉過頭的動作時,有一側明顯提早出現聳肩的動作。

肩胛活動障礙

圖片來源:https://link.springer.com/chapter/10.1007/978-3-662-45719-1_29

如果出現這些現象,而且有疼痛問題,就建議可以就醫評估看看。

對於專業的讀者,肩胛活動障礙的特性可以用 SICK scapula 來說明:
Scapular malpositioning:肩胛骨位置異常
Inferior medial border prominence:肩胛下緣、內緣突出
Coracoid pain and malposition:喙突(肩膀前接近鎖骨的區域)疼痛或位置異常
dysKinesis of scapular movement:肩胛骨活動異常

 

就醫建議與治療方法

需不需要就醫?對於「有」或「沒有」明顯症狀,以及是不是運動員,我有不同的建議。

有研究指出,大約有三成的非投擲類型的運動員,也就是不會大量操到肩膀的類型,以及六成的投擲類型運動員有肩胛活動障礙但是沒症狀。沒有症狀算是正常的代償嗎?到底要不要預防性矯正呢?

我認為對運動員以及其他愛好運動的人來說,因為長期的肩胛活動障礙會增加受傷的機率,也可能影響表現。無論是站在延長運動生涯、或是提升運動表現的角度來看,進行適當的調整都是有益的。

至於不是運動員或運動愛好者,可以等有比較明顯的症狀時再進行矯正即可。

在治療方面,既然是肌肉失調,當然也就需要搞定肌肉才能解決。因此,你可以想像「肩胛活動障礙」很難靠被動的方式來處理。處理肌肉相關問題,主要還是得靠主動訓練,例如:運動治療,來解決。

肩胛活動的問題會需要多種評估方式才能診斷出來,例如:觀察動態、特殊理學檢查、徒手肌力測試……等等。假如你有長期反覆的肩膀傷害問題,長期治不好的肩頸、上背部酸痛,建議可以找對肌肉骨骼動作比較熟悉的醫療人員進行診察、評估,運動醫學專長的醫師是其中一種,另外自費物理治療的也是不錯的選擇。

上面影片:肩胛骨評估其中一種方式

因為肩胛活動障礙的症狀比較多元,所以治療方式也會需要客製化,依據不同問題常見的治療方式可以包括:增生注射、針灸、體外震波治療、貼紮、徒手治療、運動治療等項目。還是要再次強調,主動的運動治療、訓練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因為肩胛骨是靠肌肉在穩定的,有好的肌肉才能有好的肩胛與肩膀!

最後,祝大家有健康、好壯壯的肩膀與肩胛骨!

 

合作撰寫:

 


好痛痛復健科、骨科、物理治療、運動訓練搜尋器


 
 

 

註:本部落格文章是以科普、衛教為出發點,不代表任何人的生理狀況。每個人的身體皆不相同,有任何疑問請詢問自己的醫師、物理治療師、專業教練。

相關

Post navigation

Previous Post:

上班族的肩頸痛、腰痛 (by 楊庭安物理治療師)

Next Post:

你的疼痛與治療,是真實的存在嗎?談安慰劑與反安慰劑 (by 林杏青復健科總醫師)

31 Commments

  1. 自動引用通知: http://dzikimnich.pl/super-express-75-2015-1436.php
  2. 自動引用通知: forum
  3. 自動引用通知: agencia de viajes en managua
  4. 自動引用通知: have a peek here
  5. 自動引用通知: ซื้อ บ้าน ต้อง ทํา ไง
  6. 自動引用通知: tor network wiki
  7. 自動引用通知: dapat uang dari judi online
  8. 自動引用通知: https://internetnews.net.pl/forum/
  9. 自動引用通知: xem bd truc tuyen
  10. 自動引用通知: huong dan dang ky w88
  11. 自動引用通知: Shazam fmovies
  12. 自動引用通知: Sada Educational Center
  13. 自動引用通知: สินเชื่อ ขอนแก่น
  14. 自動引用通知: Car Crashes Compilation Russia/USA/Europe 2019 HD
  15. 自動引用通知: Dream Market Exit Scam
  16. 自動引用通知: ارخص شركة تنظيف بالرياض
  17. 自動引用通知: urgent gear grant blue shirt
  18. 自動引用通知: лазерна епилация на лице
  19. 自動引用通知: forum
  20. 自動引用通知: Dream Market Deutsch
  21. 自動引用通知: agen dominoqq
  22. 自動引用通知: แทงบอลออนไลน์
  23. 自動引用通知: link
  24. 自動引用通知: Drogen kaufen
  25. 自動引用通知: Sex toys
  26. 自動引用通知: Digital Income System
  27. 自動引用通知: indo qq
  28. 自動引用通知: pokermas99
  29. 自動引用通知: www.sejarawan.info
  30. 自動引用通知: www.nuguru.info
  31. James表示:
    2021-08-0711:40

    Here at Leslie’s Pugsland Breeder, Our beautiful fawn pug has given birth to 4 healthy Pug puppies.
    She is our beloved family dog and this is her 1st litter.
    Both mum and dad are AKC registered with 5 gen pedigree certificate. Both from Top Champion bloodlines.Mum and Dad can be seen. Puppies have been wormed weeks 2,4,6,8 and will have had a flea preventative treatment before leaving us.
    They will have their vet check, 1st vaccinations and microchip.
    To view all available puppies and recent pictures, Search us in google as LESLIE’S PUGSLAND BREEDER or click on our website link bellow : https://pugslandbreeder.company.com/

    回覆

快來留言唷~ 取消回覆

搜尋 好痛痛-復健科、骨科、物理治療的文章

Email 訂閱好痛痛的文章

輸入 Email 即可不錯過好痛痛的每篇文章唷~

好痛痛 復健科、骨科、物理治療 醫療資訊 の臉書粉絲頁

好痛痛 復健科、骨科、物理治療 醫療資訊 の臉書粉絲頁

專欄作者們 (復健科總醫師、物理治療師)

  • ATX 徒手治療研究專欄 (姚斯元物理治療師)
  • 李安物理治療研究室 (李冠頡、楊庭安)
  • 熱愛 Redcord 的郭仕政物理治療師
  • 蔡育霖醫師的復健與針灸專欄
  • 林暐閎物理治療專欄
  • 羅一強物理治療師專欄
  • 黃冠維物理治療師
  • 丁政豪運動防護員
  • 王凱平醫師專欄
  • 尤稚凱復健科醫師
  • 王元慶物理治療師的專欄
  • 陳嘉仁物理治療師
  • 侯鐘堡醫師 & 吳孟潔職能治療師
  • 鄭融物理治療師-足醫專家
  • 謝小強教練專欄
  • 陳俊宇物理治療師腦中風專欄
  • 好痛痛再創作
  • 李尚澤物理治療師
  • 廖怡琇物理治療師
  • 槓鈴骨科-悍草醫師談訓練
  • 董怡辰物理治療師
  • 林妍汝物理治療師專欄
  • 曾鳳菊語言治療師
  • 賴冠帆物理治療師
  • 劉伊珊物理治療師專欄
  • 辛依玲物理治療師
  • 許文彥復健科醫師專欄
  • 陳哲國職能治療師
  • 陳曉謙-運動物理治療師&肌力與體能訓練師專欄
  • 柔術醫師 (林杏青復健科醫師)
  • 好痛痛

依照時間找好痛痛的文章

依照標籤 (tag) 找復健科、骨科、物理治療文章

Redcord 紅繩懸吊 上肢 下肢 中樞神經 中醫 使用守則 儀器治療 公告 周邊神經 增生療法(prp、葡萄糖) 好痛痛自辦課程 姿勢 慢性疼痛 懷孕 (孕婦) 手腕手指 手麻腳麻 核心肌群 物理治療 生理知識 疼痛科學 睡眠 神經系統 肌肉 肌肉酸痛(痠痛) 肌腱 肩膀 脊椎 腳踝 膝蓋 自律神經 讀書心得感想 貼紮 跑步 軀幹 運動傷害 運動與訓練 運動醫學 醫療觀念 針灸 關節 韌帶 顱薦椎療法(CST) 顱薦系統 骨盆 髖

版權所有:引導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email: EasePain.tw@gmail.com

隱私權與Cookie:此網站Google套件與WP套件可使用Cookie。繼續使用即表示你同意使用Cookie。 Cookie 政策
© 2022 好痛痛 Blog – 復健科、骨科、物理治療醫療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