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好痛痛-復健科-骨科-物理治療-Banner-封面-運動傷害-各種疼痛-酸痛-扭傷-醫療治療-運動訓練
  • 首頁
  • 復健科、骨科、物理治療、運動訓練搜尋器
  • 醫師專欄
    • 尤稚凱復健科醫師專欄
    • 王凱平醫師專欄
    • 槓鈴骨科-悍草醫師談訓練
    • 侯鐘堡醫師 & 吳孟潔職能治療師專欄
    • 柔術醫師 – 林杏青復健科總醫師
    • 復健科+中醫 = 蔡育霖復健科總醫師
  • 物理治療專欄
    • 羅一強物理治療師專欄
    • ATX 徒手治療研究專欄
    • 王元慶物理治療師專欄
    • 熱愛 Redcord 的郭仕政物理治療師
    • 陳嘉仁物理治療師的專欄
    • 鄭融物理治療師|足醫專家
    • 林暐閎物理治療專欄
    • 李安物理治療研究室 (李冠頡、楊庭安)
    • 黃冠維物理治療師
  • 教練們的專欄
    • 丁政豪 運動防護員/教練的專欄
    • 謝小強教練專欄
  • 好痛痛粉絲頁
  • 關於好痛痛 | 好痛痛的服務項目
  • Privacy Policy
十字韌帶-ALC-十字韌帶撕裂傷-膝蓋-運動傷害-膝關節-手術-開刀
2019-01-15 / 羅一強物理治療師專欄

膝蓋十字韌帶簡介以及是否要開刀? (by 羅一強物理治療師)

十字韌帶撕裂傷、斷裂是非常常見的運動傷害,容易在籃球、排球、足球、橄欖球、體操等運動時發生,好痛痛曾經訪問過一位籃球隊的防護人員,他說先發五人裡面有四個斷過十字韌帶,實在太慘了。

膝蓋系列第二篇將由羅一強物理治療師簡介十字韌帶的功能、撕裂傷後的治療選項有哪些、怎麼判斷該不該手術?

(以下以羅一強物理治療師第一人稱撰寫)

我有位病患是一位國小體育老師,在一次籃球比賽中不慎扭傷膝蓋,並且聽到「啪擦」一聲。原以為是肌肉或韌帶拉傷,但還勉強能夠行走所以不太以為意。
隔天醒來膝蓋腫得跟豬頭一樣,趕緊去看醫生。但因為太腫了,所以醫生只好安排消腫後再照 MRI (核磁共振),當下只能先拿止痛藥和消炎藥。
在缺乏適當處置下,只吃藥以及冰敷,等了三個月的 MRI 讓大腿肌肉嚴重萎縮,性感肌肉大腿變細腿。MRI 照出來的結果是十字韌帶完全斷裂。後來又拖了半年才進行十字韌帶重建手術。
手術後又因為限制膝蓋角度兩個月,肌肉又變得更弱,大概像鳥仔腳那樣,同時活動角度變差到無法彎曲也無法完全伸直。到第三個月開始接受物理治療,利用 Redcord 紅繩懸吊以及運動處方治療,花了一個多月才讓膝蓋角度再次伸直。

 

十字韌帶的功能

首先我們來聊聊十字韌帶的功能以及為何膝蓋扭傷會使十字韌帶撕裂傷或斷裂。
十字韌帶長得像下面這樣:

十字韌帶-前十字韌帶-後十字韌帶-ALC-PLC-膝蓋-膝關節

在前面的這條叫前十字韌帶,後面那條叫後十字韌帶。他們的功能是穩住你的膝關節,更細一點說是脛股關節。他們牢牢抓住你的脛骨(小腿骨頭),以防你的小腿往前或往後滑動或是被你甩走XD

因為你的膝蓋是全身最大的關節,他平常承受很多壓力,受到大力量的拉扯、扭轉是有機會讓負責穩定的十字韌帶撕裂傷甚至斷裂。
運動導致的十字韌帶撕裂傷中,80%並非因為撞擊導致的,例如滑行、突然急速變換方向、跳躍著地。常見容易發生十字韌帶撕裂傷的運動包括足球,橄欖球,網球,觸球,籃球,網球,排球,曲棍球,舞蹈,體操等等。
故事中的主角體育老師,很可能是在扭傷膝蓋的當下,因為大腿和小腿的骨頭受力方向不一樣,超過了十字韌帶可承受的範圍,就斷了。

非運動傷害造成的十字韌帶撕裂傷,常見的狀況大概是車禍這類的意外,撞擊時膝蓋被大力扭扯。

韌帶撕裂傷可分為三個等級

腳踝扭傷-韌帶撕裂傷分級-韌帶受傷-扭到腳-翻船-運動傷害

第一級損傷為輕微撕裂,靠自癒能力四至六週大多可以恢復良好,如果加上物理治療可幫助縮短時間。

第二級損傷為中度撕裂,初期可能就需要護膝與拐杖的幫助,來降低活動時韌帶的負擔。根據嚴重程度的不同,大約需要六至十二週的時間來復原。除了一般保守療法(物理治療幫助恢復膝關節活動度、穩定度和肌力)之外還可選擇增生療法。

第三級損傷為完全撕裂,十字韌帶已經完全失去穩定關節的功能,有手術與非手術兩種選項。要不要手術並不是一個容易的決定。在確診十字韌帶斷裂後,從受傷日開始算十週內進行術前物理治療的可幫助評估是否該進行膝蓋重建手術。評估方式會在後面的段落提到。

十字韌帶受傷可以怎麼治療

十字韌帶的治療大方向上分成完全斷裂與部分撕裂。

部分撕裂的話可以考慮使用 PRP增生療法,搭配運動治療效果更佳。或是單純運動治療來增加關節活動度、下肢肌力、神經肌肉控制能力、回到無痛正常活動與運動。

假如你完全斷裂,無論是否要手術都非常建議手術前物理治療,來幫助評估以及維持膝蓋機能。假設要手術的話,依照手術後活動度是否受限來看是否接受手術後運動治療還是一般運動治療。

十字韌帶撕裂傷-十字韌帶斷裂-ALC-治療-物理治療-運動治療-PRP增生療法-開刀-手術

怎麼判斷要不要開刀?

嗯….讓醫生和物理治療師來幫你判斷。先別打我XD

假如是輕度和中度,那就不需要開刀。
假如是重度,完全斷裂,確診後會建議做十個禮拜的手術前物理治療(從斷掉那天開始算),假如你去的話,期間可能會評估下列幾項:

  1. 測試單腳向前跳完六公尺距離的時間,健康腳與受傷腳的秒數差距不得高於20%
  2. 膝關節功能自評量表(KOS-ADLS),分數必須高於80 (連結內有英文表單,但建議和物理治療師一起評估,所以暫不翻譯)
  3. 整體功能自評(Global rating)分數要高於80。意思是你對自己日常生活中膝蓋功能的自我感覺,從0分到100分你會給幾分。
  4. 自受傷之後,沒有發生超過一次突然軟腳的情形

另外還有膝關節有無積水,關節活動角度是否正常(與健康側相比),受傷側單腳跳不會疼痛,沒有合併傷到內側副韌帶或半月板等等,如果都OK就有資格選擇不手術。但是這些評估也僅止於讓你的膝蓋能夠承受一般生活的負荷,如果你要做激烈運動,依照不同運動有更高的標準。

假如你就是要回到運動場上,而且年紀尚輕(20~35之間),一般都會建議手術。

礙於篇幅,這篇先講到這裡,我們未來會繼續介紹的十字韌帶小知識有:

  1. 如何預防十字韌帶受傷?
  2. 如果十字韌帶只是輕度和中度撕裂傷,有哪些運動治療要做?
  3. 假如要開刀,有哪些事情要注意?
  4. 開刀後有沒有什麼是我能夠自己在家做的?

 

合作撰寫:

、
 
 


好痛痛復健科、骨科、物理治療、運動訓練搜尋器


 

 

註:本部落格文章是以科普、衛教為出發點,不代表任何人的生理狀況。每個人的身體皆不相同,有任何疑問請詢問自己的醫師、物理治療師、專業教練。

參考資料:
https://physioworks.com.au/injuries-conditions-1/acl-anterior-cruciate-ligament-injuries
https://www.hopkinsmedicine.org/healthlibrary/conditions/orthopaedic_disorders/anterior_cruciate_ligament_acl_injury_or_tear_22,ACLInjuryorTear

相關

Post navigation

Previous Post:

什麼是五十肩?怎麼知道以及怎麼治療? (by 姚斯元物理治療師)

Next Post:

電療有沒有效?以及干擾波電療 (IFC) 介紹

快來留言唷~ 取消回覆

搜尋 好痛痛-復健科、骨科、物理治療的文章

Email 訂閱好痛痛的文章

輸入 Email 即可不錯過好痛痛的每篇文章唷~

好痛痛 復健科、骨科、物理治療 醫療資訊 の臉書粉絲頁

好痛痛 復健科、骨科、物理治療 醫療資訊 の臉書粉絲頁

專欄作者們 (復健科總醫師、物理治療師)

  • ATX 徒手治療研究專欄 (姚斯元物理治療師)
  • 李安物理治療研究室 (李冠頡、楊庭安)
  • 熱愛 Redcord 的郭仕政物理治療師
  • 蔡育霖の中醫+復健科專欄
  • 林暐閎物理治療專欄
  • 羅一強物理治療師專欄
  • 黃冠維物理治療師
  • 丁政豪運動防護員
  • 王凱平醫師專欄
  • 尤稚凱復健科醫師
  • 王元慶物理治療師的專欄
  • 陳嘉仁物理治療師
  • 侯鐘堡醫師 & 吳孟潔職能治療師
  • 鄭融物理治療師-足醫專家
  • 謝小強教練專欄
  • 陳俊宇物理治療師腦中風專欄
  • 好痛痛再創作
  • 李尚澤物理治療師
  • 廖怡琇物理治療師
  • 槓鈴骨科-悍草醫師談訓練
  • 柔術醫師 (林杏青復健科總醫師)
  • 好痛痛

依照時間找好痛痛的文章

依照標籤 (tag) 找復健科、骨科、物理治療文章

Redcord 紅繩懸吊 上肢 下肢 中樞神經 中醫 使用守則 儀器治療 公告 周邊神經 增生療法(prp、葡萄糖) 好痛痛自辦課程 姿勢 慢性疼痛 懷孕 (孕婦) 手腕手指 手麻腳麻 核心肌群 物理治療 生理知識 疼痛科學 睡眠 神經系統 肌肉 肌肉酸痛(痠痛) 肌腱 肩膀 脊椎 腳踝 膝蓋 自律神經 讀書心得感想 貼紮 跑步 軀幹 運動傷害 運動與訓練 運動醫學 醫療觀念 針灸 關節 韌帶 顱薦椎療法(CST) 顱薦系統 骨盆 髖

版權所有:引導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email: EasePain.tw@gmail.com

隱私權與Cookie:此網站Google套件與WP套件可使用Cookie。繼續使用即表示你同意使用Cookie。 Cookie 政策
© 2019 好痛痛 Blog – 復健科、骨科、物理治療醫療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