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yrie Irving 的膝蓋手術是為哪樁? (by 羅一強物理治療師)
NBA 塞爾蒂克隊當家戰神 Kyrie Irving 前陣子宣布進場維修一下,開個左邊膝蓋微創手術。許多球迷感到惋惜,詢問 Kyrie Irving 何時可以回到賽場上?也有球迷認為微創手術應該不用休太久吧?
今天由資深球迷羅一強物理治療師來跟大家聊聊 Kryie Irving 為何要接受手術?以及大概什麼時候可以回到賽場上?
NBA 塞爾蒂克隊當家戰神 Kyrie Irving 前陣子宣布進場維修一下,開個左邊膝蓋微創手術。許多球迷感到惋惜,詢問 Kyrie Irving 何時可以回到賽場上?也有球迷認為微創手術應該不用休太久吧?
今天由資深球迷羅一強物理治療師來跟大家聊聊 Kryie Irving 為何要接受手術?以及大概什麼時候可以回到賽場上?
小明和小華是神奈川小學的躲避球選手,有天放學小華拍了小明的背部一下,小明卻痛得大叫!
小華:「真的假的,這麼誇張,這麼愛演,有這麼痛?」
小明:「最近我的背部有個地方只要輕輕碰到就會很痛很痛~」
小華:「你最近有做什麼特訓嗎?」
小明:「為了使出跟彈平學長一樣的火焰球,我做了砍柴背部肌肉特訓,每天一千下,要做兩小時。」
小華:「長時間、重複的動作,有可能讓肌肉產生激痛點,或許是你背部疼痛的原因之一。」
小明:「激痛點是什麼鬼?」
「我如何分辨運動後正常的痠痛,以及輕度拉傷的疼痛?」是網路上,例如 PTT 的健身版常見的問題之一。
當你運動強度夠的時候,可能在訓練後肌肉有一些酸痛感。甚至有些人喜歡追求這種痛爽痛爽的感覺,覺得這樣才有訓練到,有活著的感覺,找到存在的意義(?)
但若這個痠痛、疼痛一直持續下去,都沒有好轉,而且一運動就開始痛,那就只好先休息、甚至得去做治療,這樣的話就麻煩了。
今天請來從小愛打棒球的姚斯元物理治療師來告訴你如何分辨酸痛與疼痛。
痠痛貼布在台灣大概是僅次於口服止痛消炎藥物之外,最多人選擇的舒緩肌肉骨骼酸痛的方法。不只一般藥局買得到,在醫院、診所也是常見的處方。
在醫療院所有專業的醫療人員幫你判斷是否使用痠痛貼布以及哪一種貼布以外,當你需要自行購買時,你知道怎麼選酸痛貼布嗎?
醫(醫生或物理治療師):「你需要多運動來改善身體狀況和症狀。」
病:「有啊,我每天都有去散步、走路捏~」
醫:「依你的狀況,走路不算是運動。」
病:「都洗碟!?我的腳有在動啊!」
本篇文章將由熱愛運動與訓練的郭仕政物理治療師來帶大家了解一般人該如何藉由運動增進健康,以及易發生肌少症的老年人該如何用運動改善症狀。
(本篇同時刊載在新舊網誌,為了防止 Google Bot 認為重複,有做無傷大雅的小修改。)
好痛痛成立滿七個月了!!!
非常感謝各位網友的支持,以及非常多位醫療人員的幫忙,我們才能走到這一天。
好痛痛 = 工程師 + 一堆醫生與物理治療師
而且我們即將加入更多不同的專業人員,例如運動防護員、教練。
隨著粉絲頁、網站的流量越來越大,我們需要訂定一些規範來維持良好的品質。請大家遵循以下守則:
翹臀、美臀、結實有彈性的屁屁,是許多人追求的曲線之一。相信大家看過不少健身人秀屁屁的照片,就算你活在二次元,也看過不少動漫性感的屁股曲線。
但這些翹美的屁股很有可能只是骨盆角度歪掉產生的錯覺!我們稱之為「骨盆前傾」!
前幾天(2018/3/25),知名的物理治療師 YouTuber 三個字發表了一個影片,他主張轉脖子、甩脖子是一件自殘的行為,可能會摩擦神經、使神經受損,增加癱瘓的風險。
好痛痛一直以來都很欽佩三個字對物理治療不遺餘力的推廣,但對於脖子轉動是否容易壓迫、損傷神經這件事,好痛痛這邊的復健科醫生和物理治療師有不同的看法,我們希望能透過文章交流不同的意見。因為如果有民眾看了影片,產生疑惑、焦慮,造成醫療溝通上的問題,那就有點美中不足。
問題:什麼時候你會需要自費物理治療?
回答:當健保無法治癒你的時候。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得知道幾件事:
1, 健保的物理治療項目有哪些?
2, 自費的物理治療項目有哪些?
3, 什麼時候建議從健保改嘗試自費?
上一篇文章提到兒童不應該使用機器做重量訓練、不應該以大人的心肺訓練方式訓練、不應該為了專項運動成績而殺得頭破血流。
這不表示兒童不需要好好運動,只是方法和目標和大人是不一樣的。兒童與青少年應該是培養體能、增進健康為主。
那該怎麼做呢?
運動是一件很棒的事,從小就培養運動的習慣,除了健康,更可以幫助發育、手眼協調、團體互動。
日本漫畫裡面常看到主角從小就接受各種地獄特訓,例如鬥球兒彈平、七龍珠、獵人、海賊王等等。但是……這麼小就做重量訓練真的好嗎?
小明:「我的背部好痛痛!」
小華:「可是我們檢查過後你的骨頭和肌肉都沒問題啊。」
小明:「我已經痛了兩年了,你跟我說沒問題!?你們醫院真的很爛耶」
小華:「…………………….」
好痛痛今天要來講一下關於疼痛這件事。
請問人身上的關節中活動度最大的是哪個關節?肩膀。
請問連接人的軀幹與上肢的關節是哪個關節?肩膀。
打排球的人肩膀容易受傷、游泳的人肩膀容易受傷、打棒球的人肩膀容易受傷、重訓健身也常肩膀受傷。
無論是復健科、骨科還是物理治療所看肩膀痛的人總是一大堆。
為什麼肩膀如此容易受傷?
(閱讀全文…)
你多少聽過老一輩常說孕婦不可以搬重物、不可以爬樓梯、不要過度活動、要好好休息。如果我跟你說懷孕的過程中做運動其實是很好的,肯定會被長輩罵。
我們可以理解以前醫療與科學不發達的年代,對於懷孕這件事有些習俗、直覺上的看法,但其實孕婦運動不只可以控制懷孕時以及產後體重,更可以預防懷孕引起的糖尿病、預防子癲前症、下背痛、尿失禁、產後憂鬱等等。今天復健科住院醫師整合了一些研究文獻來告訴妳孕婦如何安全又健康的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