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好痛痛-復健科-骨科-物理治療-Banner-封面-運動傷害-各種疼痛-酸痛-扭傷-醫療治療-運動訓練
  • 首頁
  • 復健科、骨科、物理治療、運動訓練搜尋器
  • 醫師專欄
    • 尤稚凱復健科醫師專欄
    • 王凱平醫師專欄
    • 槓鈴骨科-悍草醫師談訓練
    • 侯鐘堡醫師 & 吳孟潔職能治療師專欄
    • 柔術醫師 – 林杏青復健科總醫師
    • 復健科+中醫 = 蔡育霖復健科總醫師
  • 物理治療專欄
    • 羅一強物理治療師專欄
    • ATX 徒手治療研究專欄
    • 王元慶物理治療師專欄
    • 鄭融物理治療師|足醫專家
    • 熱愛 Redcord 的郭仕政物理治療師
    • 李安物理治療研究室 (李冠頡、楊庭安)
    • 陳嘉仁物理治療師的專欄
    • 李尚澤物理治療師|彼拉提斯訓練師
    • 林妍汝物理治療師專欄
    • 林暐閎物理治療專欄
    • 賴冠帆物理治療師專欄
    • 廖怡琇物理治療師專欄
    • 黃冠維物理治療師
    • 董怡辰物理治療師專欄
    • 曾鳳菊語言治療師專欄
  • 教練們的專欄
    • 丁政豪 運動防護員/教練的專欄
    • 謝小強教練專欄
  • 好痛痛粉絲頁
  • 關於好痛痛 | 好痛痛的服務項目
  • Privacy Policy
深層肌群與淺層肌群,單關節肌肉與多關節肌肉,封面
2018-11-12 / 王元慶物理治療師的專欄

你知道怎麼用肌肉嗎? (by 王元慶物理治療師)

肌肉每個人都有,但是肌肉很大就是好的嗎?你的肌肉有在良好的狀態下工作嗎?今天請瘦瘦但是跳很高、排球殺球爆猛的王元慶物理治療師來介紹單關節肌肉與多關節肌肉,肌肉要如何好好使用才有效率呢?

 

肌肉的分類

一般在運動時講到身體的肌肉,經常用擅長爆發力與耐力兩種來分類,也就是白肌肌與紅肌肌。但我們今天不是要講這個,我們要講的是身體穩定與動作的肌肉分類:單關節肌肉與多關節肌肉。

單關節肌肉與多關節肌肉,深層肌群與淺層肌群

單關節肌肉顧名思義就是這條肌肉只橫跨一個關節,連接兩根骨頭。這類的肌肉通常比較細小,長在比較深層的位置,有時候也叫深層肌群,也比較靠近關節。單關節肌肉主要的任務是負責穩定關節,其中一個原因是他更靠近關節,更能細微感受到關節角度的變化,控制能力較佳。

多關節肌肉橫跨了兩個以上的關節,因此能夠有更長的力臂、有時利用槓桿原理,來讓身體產生動作,例如蹲下、走路、360度灌籃。多關節肌肉通常長在比較表層的位置,比較容易觸摸到,有時也叫淺層肌群。通常多關節肌肉也比較大。當你健身、重量訓練時練的肌肉大多是多關節肌肉。但由於這些大肌肌橫跨多個關節,所以對每個關節細微的狀況比較不敏感,難以做精細的調控。

下面這個影片講大腿的肌肉如何橫跨多個關節,透過膝蓋(髕骨)的槓桿原理有效做動作。

幫你簡單複習一下,多關節肌肉主要任務是做動作,單關節肌肉主要是負責穩定身體。

 

單關節肌肉與多關節肌肉的合作

當你想做一個動作時,在需要的力量較低時大腦會優先叫單關節肌肉來工作,隨著力量變大才會叫多關節肌肉出來圍事,不對,我是說做事。但是因為多關節肌肉比較粗勇,所以大多還會叫其他肌肉去平衡多關節肌肉產生的力量。

讓我們來舉個例子,先把你的手臂前臂舒服的放在桌上,當你試圖翻手掌時,也就是前手臂前旋這個動作,用最小的力氣可以用旋前方肌這個單關節肌肉來做到。當你使用大力量時身體會加上旋前圓肌來一起出力。旋前圓肌變是一條連接橈骨、尺骨、肱骨的多關節肌肉。

前手臂旋前方肌和旋前圓肌

上圖改自:https://www.studyblue.com

大肌肉不合作會怎樣?

如果只專注鍛鍊你的淺層肌肉,把自己練得像是超級賽亞人、或是七原罪裡的傲慢之罪一樣,讓多關節的淺層肌肉取代單關節的深層肌肉,來做穩定關節的工作。比起做動作這件事,大腦會優先保護與穩定關節,因此會讓這些大肌肌變緊繃。久了就有可能造成疼痛、酸痛問題。

對了,內核心肌群也是一種單關節肌肉唷,所以很多物理治療師與運動教練才常說要練核心肌群。

換一個簡單的說法:

  1. 單關節肌肉(深層肌群)失能罷工,讓其他多關節肌肉要幫他工作;或是多關節肌肉練過頭搶走單關節肌肉該發力的時間點。
  2. 但是多關節肌肉不善於取代單關節肌肉的工作,也就是穩定關節這件事,於是他變得緊繃。
  3. 緊繃久了就好痛痛。

有時候痠痛或受傷的並不是取代單關節肌肉的那條多關節肌肉,而是有其他連帶的效應,造成多條肌肉酸痛以及關節卡卡。

舉一個例子,你的髖關節(屁股那邊的關節),單關節肌肉是由深層外轉肌群來幫助穩定關節,由臀大肌(屁股表層肌肉)來幫忙做動作,假如臀大肌搶走了深層外轉肌群的工作,同時要做動作又要幫忙穩定,他很混亂,因此你有可能走路關節卡卡的。

髖關節、臀關節的深層外轉肌群雨臀大肌

上圖的上側改自:https://www.yoganatomy.com
上圖的下側改自:https://www.pureposture.net

不同肌肉的平衡

我認為運動訓練這件事,其實是要先釐清目標的,假如你是希望生活過得更好、運動表現變得更好,那應該要好好注重深層肌群與淺層肌群的平衡。核心肌群太強但沒有好的淺層肌群,就像有很穩的車架,但是引擎沒力的車子;而核心太弱外面腹肌太強,就像是把跑車引擎裝在大賣場推車上,一下子就壞了。

不過如果你只是想練好看,那可以都練淺層肌群,但是那樣未必可以幫助你更好的使用身體就是了,凡事都是有取捨的。

但是一般大眾比較不容易知道如何鍛鍊單關節肌肉,也就是深層肌群,會建議有需要的時候去找專業的教練,或是找運動專長的物理治療師會比較好,以免越練越錯。

 

合作撰寫:

好痛痛(粉絲頁連結)、王元慶物理治療師(專欄連結)、(介紹頁面)

 

王元慶物理治療師的運動貼紮、運動訓練、預防傷害課程 (點此連結)

 

找復健科診所、骨科診所、物理治療所、運動教練的搜尋器 (點此連結)

 

相關

Post navigation

Previous Post:

《修復關節炎28天計畫》閱讀心得 (by 郭仕政物理治療師)

Next Post:

有病可不可以去運動? (by 林杏青醫師)

40 Commments

  1. 自動引用通知: 똘똘이스타
  2. 自動引用通知: forum
  3. 自動引用通知: sendsafe stats
  4. 自動引用通知: agencia de viajes en managua
  5. 自動引用通知: Look UP - opinie
  6. 自動引用通知: สอนเทรด Forex
  7. 自動引用通知: Vacation Time at Zimmer Israel - Hapisga!
  8. 自動引用通知: 우리카지노
  9. 自動引用通知: Hostinga pakalpojumi
  10. 自動引用通知: didi promo code
  11. 自動引用通知: google analytics wordpress
  12. 自動引用通知: w888
  13. 自動引用通知: cardloan
  14. 自動引用通知: Jerome Powell Speech Today Stock Market Economy Gold Silver Important Update
  15. 自動引用通知: Dave Holmes
  16. 自動引用通知: w88
  17. 自動引用通知: w88 asia
  18. 自動引用通知: https://surfwearhawaii.com
  19. 自動引用通知: view more »
  20. 自動引用通知: cornhole board dimensions
  21. 自動引用通知: How to make money online
  22. 自動引用通知: does all cbd taste bad?
  23. 自動引用通知: Dream Market
  24. 自動引用通知: Darknet
  25. 自動引用通知: m88
  26. 自動引用通知: w88126
  27. 自動引用通知: sahabatqq
  28. 自動引用通知: mega poker99
  29. 自動引用通知: best cbd oil
  30. 自動引用通知: cbdadverts.com
  31. 自動引用通知: location voiture Guadeloupe et martinique
  32. 自動引用通知: www.1poker99.com
  33. 自動引用通知: ca cuoc the thao
  34. 自動引用通知: Check This Out
  35. 自動引用通知: kompasqq
  36. 自動引用通知: 메이저사이트
  37. 自動引用通知: สมัคร 928bet
  38. 自動引用通知: Family Tree Researcher
  39. 自動引用通知: acceleration switches video
  40. 自動引用通知: acl cornhole boards

快來留言唷~ 取消回覆

搜尋 好痛痛-復健科、骨科、物理治療的文章

Email 訂閱好痛痛的文章

輸入 Email 即可不錯過好痛痛的每篇文章唷~

好痛痛 復健科、骨科、物理治療 醫療資訊 の臉書粉絲頁

好痛痛 復健科、骨科、物理治療 醫療資訊 の臉書粉絲頁

專欄作者們 (復健科總醫師、物理治療師)

  • ATX 徒手治療研究專欄 (姚斯元物理治療師)
  • 李安物理治療研究室 (李冠頡、楊庭安)
  • 熱愛 Redcord 的郭仕政物理治療師
  • 蔡育霖醫師的復健與針灸專欄
  • 林暐閎物理治療專欄
  • 羅一強物理治療師專欄
  • 黃冠維物理治療師
  • 丁政豪運動防護員
  • 王凱平醫師專欄
  • 尤稚凱復健科醫師
  • 王元慶物理治療師的專欄
  • 陳嘉仁物理治療師
  • 侯鐘堡醫師 & 吳孟潔職能治療師
  • 鄭融物理治療師-足醫專家
  • 謝小強教練專欄
  • 陳俊宇物理治療師腦中風專欄
  • 好痛痛再創作
  • 李尚澤物理治療師
  • 廖怡琇物理治療師
  • 槓鈴骨科-悍草醫師談訓練
  • 董怡辰物理治療師
  • 林妍汝物理治療師專欄
  • 曾鳳菊語言治療師
  • 賴冠帆物理治療師
  • 劉伊珊物理治療師專欄
  • 辛依玲物理治療師
  • 許文彥復健科醫師專欄
  • 陳哲國職能治療師
  • 柔術醫師 (林杏青復健科醫師)
  • 好痛痛

依照時間找好痛痛的文章

依照標籤 (tag) 找復健科、骨科、物理治療文章

Redcord 紅繩懸吊 上肢 下肢 中樞神經 中醫 使用守則 儀器治療 公告 周邊神經 增生療法(prp、葡萄糖) 好痛痛自辦課程 姿勢 慢性疼痛 懷孕 (孕婦) 手腕手指 手麻腳麻 核心肌群 物理治療 生理知識 疼痛科學 睡眠 神經系統 肌肉 肌肉酸痛(痠痛) 肌腱 肩膀 脊椎 腳踝 膝蓋 自律神經 讀書心得感想 貼紮 跑步 軀幹 運動傷害 運動與訓練 運動醫學 醫療觀念 針灸 關節 韌帶 顱薦椎療法(CST) 顱薦系統 骨盆 髖

版權所有:引導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email: EasePain.tw@gmail.com

隱私權與Cookie:此網站Google套件與WP套件可使用Cookie。繼續使用即表示你同意使用Cookie。 Cookie 政策
© 2021 好痛痛 Blog – 復健科、骨科、物理治療醫療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