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好痛痛-復健科-骨科-物理治療-Banner-封面-運動傷害-各種疼痛-酸痛-扭傷-醫療治療-運動訓練
  • 首頁
  • 復健科、骨科、物理治療、運動訓練搜尋器
  • 醫師專欄
    • 尤稚凱復健科醫師專欄
    • 王凱平醫師專欄
    • 槓鈴骨科-悍草醫師談訓練
    • 侯鐘堡醫師 & 吳孟潔職能治療師專欄
    • 柔術醫師 – 林杏青復健科總醫師
    • 復健科+中醫 = 蔡育霖復健科總醫師
  • 物理治療專欄
    • 羅一強物理治療師專欄
    • ATX 徒手治療研究專欄
    • 王元慶物理治療師專欄
    • 鄭融物理治療師|足醫專家
    • 熱愛 Redcord 的郭仕政物理治療師
    • 李安物理治療研究室 (李冠頡、楊庭安)
    • 陳嘉仁物理治療師的專欄
    • 李尚澤物理治療師|彼拉提斯訓練師
    • 林妍汝物理治療師專欄
    • 林暐閎物理治療專欄
    • 賴冠帆物理治療師專欄
    • 廖怡琇物理治療師專欄
    • 黃冠維物理治療師
    • 董怡辰物理治療師專欄
    • 曾鳳菊語言治療師專欄
  • 教練們的專欄
    • 丁政豪 運動防護員/教練的專欄
    • 謝小強教練專欄
  • 好痛痛粉絲頁
  • 關於好痛痛 | 好痛痛的服務項目
  • Privacy Policy
全中運、游泳、物理治療、破紀錄、運動傷害、運動醫學
2019-12-14 / 董怡辰物理治療師

全中運札記 (by 董怡辰物理治療師)

四月底在一個緣份下成為了運動菁英育才計畫之中,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全中運)的場邊物理治療師,然後有幸目睹了台灣年輕游泳選手莊沐倫稱霸仰式拿下三個金牌,破了二個全國紀錄一個大會紀綠,真的蠻感動的。今天要來分享運動賽場的防護與物理治療小故事。

我是一位同時有運動防護員證照的物理治療師,本身也運動十餘年,照顧過許多運動選手。其中一位游泳小選手,這次有游進全中運,我跟他約好要去高雄看他比賽。原本只是想去高雄渡個假,幫我的小選手加油打氣,後來我就成為了全中運的場邊物理治療師,哈哈哈~

醫療是運動科學背後很重要的一環,現在你可以在很多比賽看到運動防護員、物理治療師,有些是跟著隊伍多年的隨隊防護員與治療師,有些則是比賽單位請來協助比賽和選手的。

但其實每個運動比賽的特性並不一樣,運動防護員和物理治療師能夠在比賽場邊給予直接幫助的程度也很不一樣。例如我協助的游泳比賽,是物理治療師能夠發揮比較多的項目,而籃球比賽則是運動防護員比較大展長處的運動項目。

其實能夠幫助選手最多的,是隨隊的防護員與治療師,因為他們長期和選手相處,最知道每一位選手的狀況。而像我們這樣比賽主辦單位找的場邊物理治療師,能夠做的是依據選手說的身體狀況,即時幫忙調整和處理一下疼痛問題、肌肉與筋膜問題。

這裡有個非常不容易拿捏的點:「要處理到什麼程度?」因為你要讓他不疼痛順利比賽,但又不能幫他調整過頭,反而會讓他無法比賽。

為什麼呢?因為一個選手無論健康與否,都已經有一套身體熟悉的運動模式,這個模式和神經連結、肌力、筋膜張力、體力都環環相扣。而要完整治療一位選手的疼痛,常常會需要大量調整肌肉和筋膜,這會讓選手要重新學習怎麼運用身體,會需要花上數天到數週的時間。可是….在賽場邊你一個小時後就要下水比賽了。

另一個很有挑戰的一點是,作為場邊物理治療師,你常常剛遇到一位選手,還沒認識幾分鐘,就要開始評估與解決他的問題。然後快速處理後他就馬上跳下水去比賽了,上岸後他就趕去下一個行程,你不知道剛剛處理問題後得到的回饋是什麼,下次如何調整,除非你在下一場比賽又遇到他。

所以其實游泳比賽的場邊物理治療師挑戰很大,所以我建議有豐富實戰經驗的物理治療師比較適合此類型的任務。順帶一提的是,前陣子在日本老師永木和載的功能性超音波課程學習到的徒手技術,對我在這次全中運的任務幫助很大,在這邊推薦給物理治療師同仁們。

隨著賽程的進行會越來越瞭解選手,因為比賽期間通常是5到7天。但這時候有另一個困難點出現了:「疲勞!」
是的,選手會越來越疲勞,大賽期間一天有一場到兩場比賽,連續給他賽個好幾天,這些體能已經超越常人的運動選手也會吃不消。而體力下降也會增加受傷與疼痛的機會,整個後勤團隊都要盡力去解決這個問題,讓選手平安比賽、順利得獎。

因為同時有運動防護員和物理治療師的身份與經歷,知道運動賽事有些事項是物理治療師平常比較沒機會接觸到的。我會建議有機會參加運動賽事的物理治療師要注意到以下事項:

  1. 中立性。如果你是大會的工作人員,你必須保持中立!不可以表現出支持任何球員或球隊。你只能心裡默默支持,上演內心戲XDD
  2. 專注力。你要時時刻刻注意場上發生的每件事,因為隨時有可能有意外發生!不要認為沒有人受傷就可以鬆懈、滑手機。
  3. 盡量不要主動要求和選手照相。因為他們比完賽,其實都已經很累了,可能還要準備明天的賽程,需要足夠的休息。照片有時候也會有肖像權的問題唷。
  4. 不可以在賽場開直播。因為你沒有取得賽事轉播權,而且當你轉播的時候你就沒辦法看清楚全場的狀況,而是看著你手機中的全場。
  5. 個人隱私權。不能透露任何選手的健康狀況,這些部份對於選手本身或是他的團隊而言都是極機密的事情。不適合拿出來到處說嘴!
  6. 要熟悉該項運動才去支援該項運動的場邊防護、物理治療。如果不熟悉,又想要接觸場邊工作的話,可以在有經驗的人員帶領下,先見習!從包冰塊、處理雜事先熟悉起,了解流程,這樣未來接案時,就會更有信心應付多變的場上狀況。

運動選手獎牌背後有許多辛苦與汗水,以及訓練與醫療團隊的合作,這一切都是很不容易的。希望每一位選手未來都能保持健康、獲得更好的成績!

合作撰寫:

好痛痛(粉絲頁)、董怡辰物理治療師(專欄頁面) (治療所連結)

找醫生、物理治療師、運動教練的搜尋器

秉格物理治療所舉辦的 Redcord 紅繩懸吊 Active Intro 課程

好痛痛的運動傷害書籍,集結 2 位醫師、6 位物理治療師、2 位運動教練一起教你如何預防/處理運動傷害 (博客來連結) (誠品連結)

相關

Post navigation

Previous Post:

上班族必看!為什麼疼痛治不好?問題在工作環境 (by 鄭融物理治療師)

Next Post:

肌肌開外掛 (PAP原理與應用)

3 Commments

  1. goodman增大丸表示:
    2022-06-0122:08

    gdsgasgdsagsgsassa 泰國果凍

    回覆
  2. 希愛力雙效表示:
    2022-06-0122:09

    kasd;lkfs;laf;lsksdl; 保羅v8ptt

    回覆
  3. 威而鋼一般藥局表示:
    2022-06-0122:09

    gfdsklfsuajflsajklasd 樂威壯價格

    回覆

快來留言唷~ 取消回覆

搜尋 好痛痛-復健科、骨科、物理治療的文章

Email 訂閱好痛痛的文章

輸入 Email 即可不錯過好痛痛的每篇文章唷~

好痛痛 復健科、骨科、物理治療 醫療資訊 の臉書粉絲頁

好痛痛 復健科、骨科、物理治療 醫療資訊 の臉書粉絲頁

專欄作者們 (復健科總醫師、物理治療師)

  • ATX 徒手治療研究專欄 (姚斯元物理治療師)
  • 李安物理治療研究室 (李冠頡、楊庭安)
  • 熱愛 Redcord 的郭仕政物理治療師
  • 蔡育霖醫師的復健與針灸專欄
  • 林暐閎物理治療專欄
  • 羅一強物理治療師專欄
  • 黃冠維物理治療師
  • 丁政豪運動防護員
  • 王凱平醫師專欄
  • 尤稚凱復健科醫師
  • 王元慶物理治療師的專欄
  • 陳嘉仁物理治療師
  • 侯鐘堡醫師 & 吳孟潔職能治療師
  • 鄭融物理治療師-足醫專家
  • 謝小強教練專欄
  • 陳俊宇物理治療師腦中風專欄
  • 好痛痛再創作
  • 李尚澤物理治療師
  • 廖怡琇物理治療師
  • 槓鈴骨科-悍草醫師談訓練
  • 董怡辰物理治療師
  • 林妍汝物理治療師專欄
  • 曾鳳菊語言治療師
  • 賴冠帆物理治療師
  • 劉伊珊物理治療師專欄
  • 辛依玲物理治療師
  • 許文彥復健科醫師專欄
  • 陳哲國職能治療師
  • 陳曉謙-運動物理治療師&肌力與體能訓練師專欄
  • 柔術醫師 (林杏青復健科醫師)
  • 好痛痛

依照時間找好痛痛的文章

依照標籤 (tag) 找復健科、骨科、物理治療文章

Redcord 紅繩懸吊 上肢 下肢 中樞神經 中醫 使用守則 儀器治療 公告 周邊神經 增生療法(prp、葡萄糖) 好痛痛自辦課程 姿勢 慢性疼痛 懷孕 (孕婦) 手腕手指 手麻腳麻 核心肌群 物理治療 生理知識 疼痛科學 睡眠 神經系統 肌肉 肌肉酸痛(痠痛) 肌腱 肩膀 脊椎 腳踝 膝蓋 自律神經 讀書心得感想 貼紮 跑步 軀幹 運動傷害 運動與訓練 運動醫學 醫療觀念 針灸 關節 韌帶 顱薦椎療法(CST) 顱薦系統 骨盆 髖

版權所有:引導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email: EasePain.tw@gmail.com

隱私權與Cookie:此網站Google套件與WP套件可使用Cookie。繼續使用即表示你同意使用Cookie。 Cookie 政策
© 2023 好痛痛 Blog – 復健科、骨科、物理治療醫療資訊